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时间:2021-10-27 10:32:18   作者:

  第六章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强沿黄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综合调控,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全省水网建设,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第一节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区域取用水管控,健全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有序推进跨市州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探索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与地区分类,重点保障城市群、经济区和能源基地等合理用水需求。在地下水超采区,制定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构建地下水超采治理监管体系。暂停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城市发展规模和高耗水项目建设和大规模种树。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建立排查整治各类人造水面景观长效机制,严把引黄调蓄项目准入关。以国家公园、重要水源涵养区、珍稀物种栖息地等为重点区域,清理整治过度的小水电开发。

  第二节 加强重点领域节水

  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围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总体布局,分区域规模化推进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改革示范项目,探索“投、建、管、服”一体化运作的现代农业节水新模式。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以兰白经济区、陇东能源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统筹水处理及分质供水系统,进行水的梯级利用和集中处理,建成一批节水标杆园区。加强城乡节水降损,巩固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效,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强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节水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节水型器具。大力推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用水宣传与教育,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第三节 有效增强供水保障能力

  统筹全省三大流域水资源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坚持河西控水、南部保水、陇东调水、陇中优水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流域之间水资源调配通道,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河西地区强化节水,逐步降低河流开发强度,实现还水于河。利用好长江流域水资源存量,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等跨流域调水,实现长江、黄河流域水系连通。积极配合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论证,深入开展甘肃水资源需求及配置方案研究,适时启动河西生态补水、引洮济渭等南水北调西线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城市水源结构,市级城市实现“一用一备”,县级城市均建成一个稳定可靠水源。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贫困地区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和古浪县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提升区域供水保障水平。第七章 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