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着力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甘肃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重要指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凝聚建设“一带一路”的智慧和力量,巩固东联、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以文化、枢纽、信息、技术、生态五个制高点为重点,加快建立“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头并进”的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建设国际空港(兰州、嘉峪关、敦煌)、国际陆港(兰州、天水、武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对外开放平台。推进国家级国际(中欧、南亚、中亚)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班列编组、货源集散能力,进一步夯实兰州中欧班列枢纽中心地位,形成联结中亚、西亚、中东欧市场的重要门户。推进“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集散中心。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取设立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推进申报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第十四章 推进规划实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地域广、人口多,任务繁重艰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先为与后为、快为与慢为的关系,抓住每个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对当下急需的政策、工程和项目,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要久久为功、一茬接着一茬干,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第一节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红色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全面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推动规划落地见效。
第二节 强化法治纪律保障
系统梳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法规和规章。深入开展黄河立法基础性研究工作,配合国家做好立法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条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规划落实的纪律约束,健全政策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纪律保障。
第三节 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建立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制度,完善以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空间治理模式。全面评估黄河流域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需求,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严格规范各类沿黄河开发建设活动。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风险隐患排查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性为前提,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编制,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控。加强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水生态空间治理,开展水域岸线确权划界并严格用途管控,确保水域面积不减。争取国家把我省“丝路寒旱农业”用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范围。
25/26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