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时间:2021-10-27 10:32:18   作者: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全省黄河流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干支流现代化减灾防灾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质量和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大见成效,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提升,流域人水关系进一步改善。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大生态产业蓬勃发展,打造若干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园区,兰西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黄河文化传承与开放交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35年,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更加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重点河流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黄河流域长治久安得到有效保障。节水型社会全面建成;发展动能实现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外交流和影响实现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务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与全国同步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全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作用。

  第五节 总体布局

  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一带四区多点”空间布局。

  “一带”是指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为骨架的沿黄生态带,主要开展水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

  “四区”:

  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包括甘南州合作、夏河、玛曲、碌曲、临潭、卓尼6市县,临夏州积石山、临夏县、康乐、和政4县,以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为主导,积极推动以若尔盖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效恢复和保护高原湿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地,促进草地森林增量提质。

  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区,包括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所属的酒泉肃北县、阿克塞县,张掖市山丹县、甘州区、肃南县、民乐县,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凉州区,金昌市永昌县,以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为核心,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加大区域综合治理,加大冰川和雪山的保护力度,综合治理退化草地,提高森林质量,构建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护体系。

  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包括庆阳、平凉、定西、天水、白银、兰州及临夏州永靖、临夏市、东乡、广河4市县,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有效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结合工程措施,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保持率。

  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和兰州新区,以加强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多点”是指雪豹、野牦牛、藏羚羊、土著鱼类、鸟类、珍稀植物等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