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黄河评论】许纪霖:高考恢复四十年的思考

时间:2017-06-08 21:56:08   作者:

你们可以看到越是搞新式的素质教育,贫困子弟越是吃亏,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补偿,越是在社会里处于下风。复旦大学面试中有一道题是关于股票,如果在贫困地方,可能小孩子都不知道股票是什么。所以这套美国、香港、上海行得通的好制度,推广到全国,就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目前的情况,只能多种制度同时实验,多条腿走路,复旦、交大的方案可以继续试点,而且在城市范围内可以继续扩大,但是自主招生、以素质教育为选择人才的方式比例不宜太大,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4,因为我们还要向社会其他地区开放,给他们一种流动的机会,但是这个试点是有意义的。

中国今天的问题是长官意志拍了板一刀切,现在中国需要的就是大胆实验、谨慎推广,但是因为是长官意志说了算,通常是小心实验、大胆推广,推广很快试点没有多少,到处是一刀切。所以中国现在需要多元,各种各样的模式同时进行试点,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进行试点。各个大学也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让他们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试点,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来解决,来看看能不能解开如今被抽紧了的高考死结。

我个人认为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现在缺乏一个像美国关于正义问题的大理论,不是美国式的、而是针对目前中国具体情况的公正理论。罗尔斯得理论是针对美国自由民主国家提出的,中国这样复杂的情况,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在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社会正义的安排?我们如果也施行差异原则的话,是什么意义上的差异原则?这背后要有论证,要有大的理论框架。今天中国,无论从政府到民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从局部来看都是对的,但是放到整体来看,就会看到各种合理性的冲突。中国今天一方面实践有问题,另外一方面是缺乏自觉的理论,这个东西没有,不能服人心。今天关于正义的问题,关于其他很多问题,社会没有基本的共识,中国社会的问题表面上是制度、法律得问题,实际上根本问题是制度背后没有价值、没有文化。没有核心价值、没有公共文化,再好的制度也不行。

中国现在的法律多如牛毛,一般人是搞不清楚的,纯粹从法律来看,有些法条还真得不错,但问题是形同虚设,一旦进入实践层面,有另外一套,执行的是吴思先生所说的“潜规则”。社会没有一套大家公认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这学期我给本科生上中国文化概论课,讲到儒家孔子的学说仁义礼治,和谐是儒家的理念,但这个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由政治强权,或者法律来强行保障推行的和谐,它是一种文化秩序,和谐的利秩序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孔夫子讲的仁。仁是一套价值观,所以它才可以通过文化,通过人们道德的自觉、理性的自觉来服从礼的秩序,实现和谐。但是,今天大家都讲和谐,但和谐背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