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新中国惟一一位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是谁?

时间:2017-04-16 09:44:44   作者:
“吃一堑,长一智”

1949年2月,叶飞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5月参加上海战役。根据解放上海的作战方案,首先攻占吴淞、高桥(浦东),断敌海上退路,然后攻占上海市区。根据作战部署,十兵团(缺一个军)为西路军,担任攻占吴淞的任务。

5月12日,解放军对上海外围发动攻势。上海外围阵地第一道防线很快被全部攻占。13日晚开始,攻击外围阵地第二道防线的战斗开始。十兵团从吴淞的西侧猛扑月浦、刘行、杨行地区。这一带地形平坦,射界开阔,国民党军建有大量的钢筋水泥碉堡群,并构筑了铁丝网、鹿砦、竹签、壕沟、木桩、地雷等障碍物。经过13日晚至14日拂晓对月浦、杨行的彻夜激战,第十兵团不但正面攻击受阻,实行翼侧穿插亦没有成功,由狮子林、月浦、杨行、刘行到吴淞口的六七十公里,是敌人永久性设防的要塞地域,要在一天之内攻克这一要塞地域到达吴淞口,是完全不可能的。叶飞决定放弃于15日到达吴淞口的原定作战部署,转而采用迫近作业攻坚战术,逐段、逐点攻击,并将战况和自己的部署意见报告野司。

叶飞一面下令月浦、杨行各部停止攻击,巩固既得阵地,一面认真研究攻打钢筋水泥碉堡的战术。叶飞等兵团领导还深入各军,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冒着生命危险赶赴前沿阵地,查看敌情、地形,并与指战员们一起研究敌军的战术特点。在叶飞的号召下,通过召开阵前“诸葛亮会”等形式,发扬军事民主,自下而上的总结经验教训。很快形成了名为“锥形攻击”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