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秘制板栗肉粽、妈妈包的私房鲜肉粽……临近端午节,粽子开始热卖,一些号称“妈妈”、“奶奶”自制的手工“私房粽”在网上格外受到青睐。对此,西安市消协提醒,像手工粽子等网上热卖的家庭作坊自制食品,因为卫生、质量无保障,市民应当谨慎购买。
销售
“私房粽”网上热卖
每年端午前夕,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粽子总是想尽办法“升级”品种和口味,赢得消费者青睐。今年,各种粽子纷纷打上“私房粽”、“手工粽”、“妈妈粽”等名号在网上热卖,用“原生态”和“绿色”吸引买家眼球。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些手工粽子的销售十分火爆,有的卖家已经销售了上千个。因为配上诱人的宣传图片和打着原生态的旗号,手工粽子成为吸引买家的最好理由。成都一家卖粽子的网店老板称,粽子是隔壁一个阿姨家作坊做的,最开始是自己买来吃的,觉得很不错,现在算是自家定做。江苏盐城一家网店老板说,粽子都是妈妈亲手包的,糯米都是自己家里种的,所以吃起来特别的可口。
原因
低价是最大“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因为坐在家中上网就能选购到物美价廉的粽子,如此省事让许多买家感到十分方便。
而且,手工粽子的价格比市场上的品牌粽子便宜了一大截,这也是一大优势。据了解,因为糯米、白糖、红枣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今年市场上的粽子价格整体比去年高出20%左右。散装粽子价格普遍超过5元,而礼盒装的粽子每个单价则超过了10元。在网上,最便宜的红豆粽子仅售1元,板栗肉粽、排骨粽子等肉馅粽子也仅在3到5元之间。对此,许多网店老板解释称,“因为是手工包裹,现做现卖,所以比很多的品牌粽子更新鲜、更便宜”。
现状
网上自制产品五花八门
虽然这些手工粽子如此抢手,但记者却发现,许多卖家明显回避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许多重要信息,只是称“绝对保证无添加剂无色素”、“保质期为收到后十天内”。除此之外,运输方面也存在问题,现在网购商品一般需要三天左右的运输时间,而许多网店出售的手工粽,没有保鲜措施和冷藏条件,粽子在运输途中难免变质。因此,手工粽子的卫生、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除了端午节前热销的手工粽子,如今网上销售的自制食品、物品花样不断,虽然购买方便,价格便宜,但都存在卫生状况难保障的问题。记者看到,网上自制桂花酱、秘制腊肉,甚至独家自制中药化妆品的交易都十分红火,其中多数却无生产者名称、日期及保质期等,只靠着网店的卖力宣传和买家好评赢得消费者的放心。“自制牛肉干硬得咬不动”、“桂花酱的味道和重量都跟介绍的不一样”,热衷网购的资深网友杨琦虽然不挑剔,但在网上买过几回自制食品后就再也不敢买了。
提醒
自制食品多为“三无”产品
记者了解到,这些网上自制食品中,不少为预包装食品,但无任何标签。《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而且,许多小网店的卖家都是“三无”经销商,就算正规点的网店,也多是只有营业执照,并没有销售食品所必要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等。对此,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上这些家庭作坊自制的食品,没有生产、经销许可,属于“三无”产品。
“这些网上热卖的三无自制食品最好少吃。”市消协副秘书长马世群表示,像手工粽子等自制食品,因为本身加工的卫生状况难以保证,再加上夏天食品的包装和运输不注意,很可能造成食品变质,引起拉肚子、食物中毒等疾病。
市消协提醒,最好不要购买网上自制食品,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购买的,也要注意选择正规商家,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并留下网上交易的电子凭证,以便出现问题及时投诉。 (记者 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