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用建设

四谈建设“诚信甘肃”

时间:2011-05-11 14:32:33   作者:

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建立各种社会信用制度,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是解决诚信问题的根本出路。因为只有把对诚信的道德要求转变为社会制度,用制度的约束力去规范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诚实守信才会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诚信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诚信体系的建设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范、有序地进行。在建设“诚信甘肃”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在做好自身诚信建设的同时,担负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职责,科学部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业务管理同诚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讲诚信、守信用。要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通过社会制度的安排,让不诚信者除受到市场法则的惩罚外,还要受到相关政令的处罚,对一贯诚信者则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奖励,从而引导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必须坚持长远规划,分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主导者,政府要有一个长远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首先要从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抓起,从各行各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抓起,从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抓起。要探索建立有权威、社会化的咨信组织,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信用资料,充分采纳专家的意见,为社会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誉评估及信用咨询服务。各行业、各单位要建立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把守信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经验,结合实际,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和监督,分阶段稳步推进。

  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必须坚持应用先导,社会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充分发挥社会诚信体系的作用,推动信用信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信用信息传输系统的建设,因为信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会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以可乘之机,诚信体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人大、政协、司法机关、媒体、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工会等,都是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中坚力量,都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诚信体系构建工作,促进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