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萧克58年被批判,跟得罪这位上将有关:反对我?那就是反对彭老总

时间:2022-09-10 17:02:39   作者:

 (甘肃质量信用网据快资讯)57位开国上将当中,萧克排名第一,他的资历和贡献都是非常突出的,甚至被认为具备大将资格。不过在1958年,萧克将军的军政生涯出现了转折,当年的反教条主义批判中萧克是主角之一,遭到了猛烈的冲击,对于他的错误批判持续了长达4个多月之久。

由于萧克脾气很硬,会议前半段一直不承认所谓的错误,直到最后一次批判会才勉强过关。有人认为这是他和彭总之间的工作矛盾造成的,其实有一个细节被人忽略了,跟一名地位显赫的开国上将也有直接关系。这位上将就是张宗逊。建国之后张宗逊和萧克共事过,都在训练总监部出任过副部长。张宗逊在训总的时候工作勤奋,做了很多实际工作,要求部队学习苏联老大哥,提出不学习苏联就是不进步,不能掌握科学的练兵方法。训总内有人认为张宗逊为人比较教条,照搬苏联的模式未必是好的。

不过在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发生了不利变化,军队内开始否定苏联的部分教学思路,尤其是在中央提出改进方向之后,军队教学和训练领域也有了明显的反馈。张宗逊的思想被解放,忽然意识到之前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便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开始猛烈批判苏联模式过于教条,要求军内活学活用,在立场上张宗逊和中央及彭老总很快站到了一起。

由于他的思想转化过快,导致部门里的一些同事对他产生了很大意见,认为这种转变不是正常的,从一个极端迅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他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但在不久之后,张宗逊便被调到了总参谋部出任副总长,不在训练总监部工作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在萧克将军转正成为训练总监部部长之后,开始总结之前训总内部的一些意见和问题。有同志点了张宗逊的名,但这个时候张宗逊已经去总参谋部工作了,萧克请示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大将的意见,黄克诚说:那也没有关系,大家都是自己的同志,可以叫回来谈。于是张宗逊副总长又被叫回训练总监部开会,并且在会议上遭到了比较严厉的批评,同志们指出他的态度变化过于异常,这令张宗逊的脸色非常难看。

张宗逊在这一阶段只说了一句话:我和彭总、中央的意见始终是一致的,反对我就是反对彭老总。此话带一定的情绪,而且被人传来传去,传变了味。最后到了彭总的耳中,就成了训练总监部和国防部之间的对立态度了。尤其是不久前萧克部长曾经就全军的正规化建设问题和彭总交换过意见,两个人的看法不尽一致。萧克给彭总写了一封长信,陈述相关理念。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这封信竟然被当成了萧克反对彭总、反对国防部的证据,拿出来反复批判。

为何张宗逊的一句话,影响会这么大呢?在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曾经是第一野战军的副司令员,是彭总最信赖的干将。他在训练总监部的会议上受到了广泛批评,本来萧克和彭总的工作意见就不吻合,再加上张宗逊在会上说了那样的话,加重了相关首长对萧克及训练总监部的误解。一件原本并不十分严重的事情,被扩大化处理,导致了萧克、李达、郭天民等一批将领被追究并且撤职。至于“大本营”训练总监部,在这次批判后直接被裁撤掉了。

不过在多年之后,彭老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让自己的侄子专程向萧克将军道歉(七十年代彭总无法面见其他将领)。萧克也大度回复:我早已不怨他老人家了!开国将帅们的工作,本身还是一心为公的,一些磕碰和摩擦难以完全避免。

后来萧克将军的回忆录中,也指出对自己当年工作安排的一些反思:既然张宗逊已经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就没有必要再把他叫回来开会受批评。有意见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提,让他回来确实不合适。由此可见,老将军们的品德都是十分敦厚的。

 
 
 
 
 
 

评论3

lxh8761509
2022-09-05 14:17
《炎黄春秋》是谁搞的?

九一三事件后,四大军区首长被撤,他们分别是谁?后来结局如何?

 

 

 

在事件发生后,一批与林帅有关的人员被审查,其中有四大军区首长被撤职,那么这些被撤职的军区大员都是谁呢?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呢?

 

 

刘丰

 

 

在审查撤职的军区大员中,首先就是武汉军区的政委刘丰,就是他不顾毛主席视察南方时的叮嘱,将谈话内容透露给了林帅的党羽李作鹏,让他们提前出逃。

 

 

刘丰16岁就加入了红军,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做出了重大的突出贡献,1955年授衔时,年仅40岁的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武汉七二〇事件后,他临危受命被提拔为军区政委。

 

 

 

可见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但是他却罔顾这份信任,不顾毛主席要求保密的规定,私下将谈话内容透露给了林帅。

 

 

在后来的严格审查中,刘丰被撤职处理。1993年2月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8岁。

 

 

梁兴初

 

 

第二位就是在朝鲜战场上有着“万岁军”称号的38军军长梁兴初,他曾经是林帅麾下的一员大将,更被林帅视为心腹,18岁就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一路枪林弹雨追随林帅,也是林帅最信任和重用的人。

 

 

 

在朝鲜战场,他带领着38军歼敌过万人,令敌人闻风丧胆,回国后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967年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

 

 

在林帅叛逃后,他也受到了牵连被撤去军职下,下放到了地方的工厂,生活一度十分窘迫,但是经过查证后恢复了他的大军区正职待遇,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

 

 

龙书金

 

 

第三位被撤职的是龙书金,他时任新疆军区司令。他也是一位老红军战士,经过土改、抗日和解放战争。1947年率部全歼孙立人的国民党新一军的一个团,打破了该军不败的神话。

 

 

解放战争时期他被调往了东北野战军,被林帅重用提升至四野第四十三军军长,他所带领的部队以善于攻打攻坚战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因为他之前曾经与林帅的工作交集,让他在后来的调查过程里也被牵连其中,而且因为他在铁列克提事件中的错误领导,导致了38名我方人员牺牲,因此他被撤销了军职下放到了基层。

 

 

1983年在组织的安排下,享受了大军区副职待遇离休,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

 

 

周赤萍

 

 

第四位被撤职的就是周赤萍,他时任福州军区政委,17岁时加入了红军队伍,凭借自己的胆识和实力,在战斗中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在长征后到达陕北,担任了红一军团第四师、第12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与罗荣桓来到了山东,创建和发展了山东根据地,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解放战争中,他率队来到了东北,为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东北空军政委。1959年,他被派到了情况复杂的云南,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1969年,他被调回了福州军区出任政委,由于他与林帅的交往甚密切,因此接受了长达10年的组织审查,1982年,中央最终决定免于对他的起诉,让他按照师部级待遇离开部队。1990年6月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结束语:这些被撤职的人,有人是无辜受到牵连,有人是被权力迷失的双眼,但是通过这些事,我们也可以深刻地发现,只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才能永远正确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