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期间就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在第二军的地位仅次于贺龙和任弼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解放战争期间更是担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和聂荣臻元帅一起并肩对国军精锐作战。
然而,要战功有战功,要资历有资历的萧克最终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让后来许多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们对此抱有疑问,并为萧克将军鸣不平。要知道跟他资历相当的其他军官都成为了大将或元帅。今天我们就先来详细描述一下萧克将军的从军之路。
萧克,1907年出生于湖南嘉禾的一个穷苦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饱读经典,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四期生的一员。1925年萧克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老蒋背叛革命后毅然加入共产党,1927年正式入党后跟随叶挺部参加了南昌起义,次年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跟随朱德部与毛主席会师井冈山。
在长征期间,萧克就已经成为了红六军团长,并率领先锋队为红军大部队先遣开路。在转移过程中遇到了贺老总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并开创了湘鄂川黔根据地。萧克也成为了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随后带领红二,四军爬雪山过草地,为革命保留火种。
在抗日战争期间,萧克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与贺老总一起东渡黄河开辟山西战场与日军作斗争,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功不可没。随后,萧克又率领部队北上,开辟冀东,北平周边,辽宁等大片抗日根据地,为我军解放东北打下坚实的基础。1942年,在我军内部宣传“反扫荡”,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术。
解放战争期间,萧克先是出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为巩固我西北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而后担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与聂帅一起对抗华北地区的傅作义率领的国军精锐。在率领四野南下时,横渡长江解放武汉,随后消灭了中南地区以白崇禧为首的国军力量。清剿了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残留军队。
建国后,萧克开始准备军事学校的筹备和我军军事条令的编写等工作,1954年授勋前夕,萧克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和解放军训练部副部长。
一目了然。接下来我们用萧克将军的经历挨个对比大将军衔所需要满足的五个条件。
第一,是南昌起义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期担任过师长级别以上的红军干部。萧克最高担任过红二军副总指挥,此条件满足。
第二,是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出任过八路军或新四军旅长以上级别的高级干部。萧克担任过副师长,满足。
第三,解放战争中,要求至少达到兵团负责人级别的职务,萧克担任过副司令,自然也满足。
接下来就是两条萧将军没能满足的条件了,分别是其一,在授勋时要出任总部国防部长等正部长职务。萧克只是国防部副部长和训练部副部长,这一条没满足。
其二,在授勋时最少要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职务。而萧克当时并没有担任上述职务,也不满足。
五条要求有两条不达标,很可惜,萧克将军没有被评为大将军衔。令人欣慰的是,老将军身体不错,年寿很高。2008年老将军于北京逝世,享寿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