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根据毛主席的意图,开国上将陈锡联替代生病的叶帅,负责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陈锡联当时是中央军委常委,但并不是军委副主席。按说主持军委工作的通常都是军委副主席,刘帅、聂帅、徐帅等人也都健在,但主席却指定了资历差出不少的陈锡联,让他担当大任。为什么陈锡联如此受到重用,得到伟人破格的提拔呢?
在70年代初期,因为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响,原先非常受重用的“双红一”将领,反而不那么吃香了,甚至有不少人受到审查,遭处分下放。倒是并非中央红军嫡系的红四方面军,有不少名将获得了较高规格的职务,是主席相当重视的一个人才群体。陈锡联是四方面军的虎将之一,红军时就是师级干部,解放战争期间在二野“刘邓”大军中当过兵团司令,入得了主席的法眼。
而陈锡联也并非在1976年才受到主席的看重。早在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就被点名调到了北京,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京畿重地,如果不是毛主席最为信赖的虎将镇守,怎么可行呢?陈锡联在1973年奉调入京,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解放战争中,陈锡联曾担任第3兵团司令员,带过十几万部队。建国后又是兵种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他的战功战绩非常出众,抗战时八路军的经典战例夜袭阳明堡,就是陈锡联领兵的代表作,一次性击毁日机24架,震惊国内外。所以就军事水平而言,他完全可以站到主持军委工作的高度去想事情、安排处理问题。业务能力方面,陈锡联是不存在什么短板的,是1955年的正兵团级开国上将之一。
而且陈锡联将军为人灵活全面,不仅在军队当中长期出任重要职务,建国后还当过国务院副总理,理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陈锡联的情商非常高,毛主席委托他主持军委工作时,曾经有过一句关键性的评价:小陈干过国务院工作,各方关系的处理方面,比较有优势。主持中央军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不是仅仅军事素养出众就能够胜任,这才是主席提拔陈锡联的关键原因。
这样一个关键的中枢岗位,当时聂帅、徐帅都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刘伯承更是身体极差难以自理,要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这几位元帅力有不逮,之前叶帅就是因为生病才被中央安排休息的。相对而言,陈锡联比他们要小一茬,才刚刚61岁,他更年富力强、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仅有两人是军委常委,除了陈锡联之外另一个是王洪文,在军中几乎毫无威信。
从这个角度讲,毛主席把重任交给陈锡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主席看人是很准的,在用人方面一直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陈锡联对主席很忠诚,在任期间很好地处理了各类工作,并在70年代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甘肃质量信用网据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