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名将王甲本列首批抗日英烈名录 后人赴湘祭忠魂

时间:2017-03-17 11:28:26   作者:

“不,军长,要死我们一起死!”

增援部队赶来时看到惨烈一幕:王军长斜倚着山亭栏杆,面部、头部、颈部以及腹部被刺了数刀,眼睛半睁着,两只手掌被刺刀绞得血肉模糊。而在不远处山坡上是吴镇科的遗体,身上也中了几弹,脸上、手上同样有刺刀留下的痕迹。因为敌军还在山下,几名79军士兵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匆匆将王甲本和吴镇科葬在一起。

“王将军治军很严。”曾在79军军部短暂从军的91岁的袁寿春告诉记者,士兵骚扰百姓轻则打军棍,重则枪毙。祭拜现场,他和另一位抗战老兵、92岁的陈忠民高唱了一首抗战歌曲,久久不能平静。

“生没见到爸爸面”

将军和副官战死后葬在一起,在异乡相守七十载,“这个缘分亲兄弟都难比啊。”祭拜者中有人发出这种感慨。

更难得的是,在两位抗日烈士整整牺牲70周年之日,后人首次在坟前相聚了。副官吴镇科的孙子吴仕敏说,爷爷是1936年黄埔军校云南分校第15期学生,1937年入伍,离开家时21岁,牺牲时28岁。此后,奶奶带着爸爸孤儿寡母直到去世。

“我七八岁的时候,问奶奶,爷爷去哪了?奶奶说爷爷打日本鬼子死了。问死哪了,奶奶说很远的地方。”吴仕敏还记得,有一次,奶奶跟他说:“我看到你爷爷了,他骑着高头大马戴着红花。”“哦,我又梦到你爷爷了。”吴仕敏说,这分明是爷爷离家入伍时的情景。

后来,在吴仕敏家乡、云南玉溪新平县烈士陵园有爷爷的衣冠冢,吴仕敏的爸爸也打听到爷爷牺牲在湖南,但具体地方不清楚。

“我爸爸常说,‘生没见到爸爸面,死要找到爸爸坟。吴仕敏说,爷爷入伍离家后25天,他爸爸才出生。去年,他家终于和王芳联系上,这才知道爷爷的下落。去年清明节,吴仕敏带着老父亲来到东安,辗转找到爷爷和王将军合葬的坟墓。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