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延安时江青与毛泽东争吵后爱找哪位领导人调解

时间:2015-12-22 16:44:57   作者:

核心提示:延安时期,江青就喜欢找周恩来,特别是和毛泽东发生争吵时,总要去找周恩来“诉苦”,靠周恩来调和她的家庭矛盾。

 

毛泽东与江青 资料图

本文由《西部企业信誉网》摘自:《走近周恩来》,作者:权延赤,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总理同江青等党内极“左”宗派集团的斗争方式,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不跟你吵或保持沉默,下来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

延安时期,江青就喜欢找周恩来,特别是和毛泽东发生争吵时,总要去找周恩来“诉苦”,靠周恩来调和她的家庭矛盾。她有了什么学习心得,工作上有什么想法或计划,遇有什么困难,也像绝大多数干部一样,喜欢向周恩来汇报并取得帮助。因为周恩来的温和、善良、正直、耐心以及稳健和机敏是全党公认的,他是大家诉说心曲求得帮助和慰藉的最好对象。

那时党内的风气也正,阿谀奉承或打击报复都会受到鄙视和谴责,所以江青也还没有什么过分的恶劣表现。她在广州为她的居所换地毯换窗帘,当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给中央写信,对此提出批评时,她也不敢说什么,还得表示接受批评。

这个时期,周恩来也没有把江青当回事来对待。偶尔江青要求坐专列等超标准待遇,或劝止,或“看在主席的面子上,适当照顾一下”,基本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50年代初,总理的秘书韦明曾与江青发生矛盾,总理的态度就说明了这时期与江青无足轻重的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次总理累病了。大家想了个主意,找来一部娱乐片子请总理“审查”,借以达到让总理休息的目的。

刚开映不久,屋外电话铃响起来,韦明年轻腿快,有朝气,就跑出去接。话筒那边传来江青的声音:“我是江青,请总理听电话。”

韦明怔了一下:总理都累病了,好不容易想了个办法让他休息……

“总理病了,他现在正在看电影。”韦明婉言说,“你的事情急不急?如果不急,是不是等总理看完电影后给你去电话?”

江青是毛泽东的秘书,韦明是周恩来的秘书,秘书对秘书讲话,这样讲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江青同时又是毛泽东的夫人,韦明很客气的话在她耳朵里就变得不够客气了,于是声音里也带了点火气:“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总理的意思?”

韦明和那个时代的多数青年一样,热情、锐气、冲动,不大在乎什么职务身份,随口便顶了一句:“请总理听电话,是你的意思还是主席的意思?”

“你不要管!”江青有些冒火了。

韦明一声不吭,咔嚓,挂了电话。刚要进屋去看电影,铃声又响起来。他皱皱眉,也怕误正事,返身重新拿起电话筒。

“你怎么把电话挂了?”江青大声责问。

“你不是不要我管吗?”韦明毕竟怕误了正事,接着又放缓声音解释,“主席每次打电话,都要问问总理身体怎么样,干什么呢,能不能听电话。今天总理病了,好不容易被我们想了个办法让他休息一下……好了,不说了。你等着。”

韦明真怕是主席有事,就进屋报告了总理,总理马上出来接电话。这个电话足足打了快一小时,江青就像现在某些喜欢电话聊天的社会女青年似的,啰啰唆唆讲个没完。也就是碰到了总理这样的好性子,能耐心听她啰唆,要是换了邓小平,不过一分钟肯定就把电话挂断。

事后我问总理:“她这个人烦不烦呀?”

总理无所谓地微微一笑:“她看了个剧本,跟我谈读后感呢。”

过了没多久,有次李富春来西花厅开会,江青又来了电话,恰好又是韦明接了电话。江青要问一声李富春,敲定与那位电影剧本的作者谈话的时间、地点。韦明问过李富春,给江青回了电话:“明天下午,就在富春同志的办公室里谈。”

“你记录一下参加谈话的人员名单,回头再向富春同志报一下……”江青一口气点了二十多个人。韦明就好心好意提醒一声:“哎呀,二十多个人了,富春同志的办公室坐不下吧?”

江青和许多心眼小的女人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常常听不出好坏意思,她硬邦邦又甩过来一句:“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富春同志的意思?”

韦明不高兴了,冷冷一声:“我的意思。”

“那你不要管!”

“你这人怎么这样啊?”韦明真火了,确实少见这种好坏不分的人,“我是不该管,这个电话我都不该接!我不是你的秘书,也不是李富春同志的秘书,有事你就直接找李富春同志吧!”说完,不等江青有所反应,韦明便挂断了电话。

江青气坏了,给总理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告状信,给韦明戴了不少“帽子”,其中还有条“媚上压下”。总理看过这封信,也没当什么事,还叫韦明自己看了那封信。韦明边看边发牢骚:“说我媚上压下,江青是主席夫人,我还不媚她一下,我还压她!”

总理只轻描淡写说一句:“压她也不对嘛,要各自多作自我批评。”

那时的政治空气和同志关系还是比较健康的。两天后,韦明在周末舞会上碰到江青,江青也没有再使性子,反而热情地邀请:“韦明,咱俩跳一场吧!”

周恩来终于把江青当个人物来对待,首先是因为毛泽东把江青当个人物来使用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江青与张春桥等人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之后。记得1966年底,毛泽东召集的一次碰头会上,江青、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中央文革”的一班人马坐在毛泽东左侧,周恩来、陶铸、叶剑英等一批老干部坐在毛泽东右侧。毛泽东在谈到运动形势时,先举左手朝“中央文革”的一班人马轻轻一挥:“对于那些老干部,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不烧不行,要继续煽风点火。”他接着又举右手朝周恩来、陶铸等人轻轻一挥:“但是烧成灰也不行,要控制火候,还是要救人于水火之中啊……”

这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他的本意并不想打倒一大批老干部,只是想烧烧他们,“把泥菩萨烧成瓷菩萨就可以过河了”。但是,江青一伙只想借机把这一大批老干部“烧成灰”,总理千方百计想“救人于水火之中”。于是,他们两个人的矛盾就是无法避免并且愈演愈烈了。

韦明两次顶撞江青的事如果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结果将会怎样呢?(西部企业信誉网)

频道推荐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