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清
1910年5月生于平江县梓江东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教会学校就读,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到武昌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
孔荷宠
(1896-1956) 别名孔介如、孔庆如,化名曾庆福、曾福生。
湖南平江人。早年参加过湘军。1926年在平江参加农民运动,任农民自卫军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溉之
(1898-1968) 又名武维扬。湖南平江人。早年就读于平江培元学校。毕业后回乡创办培元学校语口分校,当教员,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参与组织救国十入团,并兼平江《旬报》记者。1924年春任平江县工会秘书,不久兼任县农民协会工作。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宗白
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在平江县立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与领导平江著名的抵制英国煤油起岸的反帝爱国斗争。
吕展
(1919—1997)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赤军
(1916—1967)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余非
(1911—2001)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叶楚屏
(1916—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五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方国安
(1913—)原名方国南。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钟明彪
(1910—2006)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涂正坤
1897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向 钧
(1906-1928),中共湖南省委农民部长,革命烈士。
邹昔畴
( 1893-1931.12),湖南省平江县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从小同情贫苦农民,富有正义感。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邱训民
(1898—1934) 红军独立二师师长,革命烈士。湖南省平江县人,1898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在杂货店当学徒。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组织农军迎接北伐军,任沙锻党支部书记、农协委员长。1927年带领沙锻农民自卫军攻打思村等地团防局,救出了被关押的几十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扩充游击队,任湘鄂赣独立师二团团长。1930年任红十六军七师师长。1931年任湘北独立团团长,开辟湘北根据地。1932年任湘鄂赣独立二师师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赣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屡屡获胜,被誉为“红军虎将。
”
方维夏
教育家,革命烈士。湖南省平江县人,1880年生于平江县长寿街。幼从父读书,后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简易科,毕业后在长寿街创办高等小学校。1898年8月进入湖南优级师范习博物科,毕业后在中学任教。
方会进
(1896-1935),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读过3年私塾。19岁时拜师学缝纫。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胡荣
(1906——1941),新四军新编第三支队政治委员,革命烈士。湖南省平江县人,1906年2月生于平江县大坪双洞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夏平江县立中学毕业。曾任小学教员。北伐军攻克平江后,即投入农民运动,加入共青团,秘密发展团组织,任团支部书记。
邓玉南
(1906-1933.4),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1926年10岁起给地主放牛,后到本地辜家洞一家造纸坊户当童工。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方林村
(1907-1935.2),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后辍学在家务农。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简青
(1891-1932) 中共六大主席团成员,革命烈士。湖南省平江县人,1891年11月生于平江县濯水金窝的一个富绅之家。曾就读于碧潭小学、平江县中学、
岳州中学。1913年偕妻吴淑坤自费赴日本东京留学,先补习功课,1915年考取仙台第一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1921年夏毕业,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长沙任教。1922年,经李六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房谋
(1908-1931),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靠
房姓家族长辈的资助读完小学。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邹平
湖南平江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曾在家乡读过私塾和初小。1919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积极参加毛泽东等领导的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1年秋,从一师毕业后,应聘到长沙明德中学任教。1922年10月,在明德中学组织“后援会”,声援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大力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由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选送到广州政治讲习班学习。同年夏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党代表。同年11月,奉命离开北伐军,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赴衡山开展农民运动。曾先后领导农协骨干与衡山油麻园反动组织“左社”的头目进行了坚决斗争;参与组建衡山农民自卫军和筹建“衡山县人民公祭岳北农工会死难烈士筹备处”的工作;带领贫苦农民开展平粜粮食的斗争。
1927年“马日事变”后,因被衡山反动当局列为全县悬赏通缉的“四大暴徒”之一,遂潜回平江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并以秀野师范学校教员身份作掩护,协同中共平江县委发动全县的秋收暴动。1928年春,先后任平(江)湘(阴)岳(阳)游击总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兼党代表和第一大队大队长兼党代表,率部参加著名的“二月(农历)扑城(县城)”的战斗。同年5月,率部在平江岑川与敌作战时,颈部中弹负伤,伤势极为严重,却大难不死,此后被大家称为“邹不死”。同年7月,被推选为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后率部编入红五军,任第一纵队党代表,参与领导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秋,调任红五军三师政委,参加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同年11月,任红三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战斗。1931年夏,任红三军团四师代师长。同年9月7日,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斗,在兴国县高兴圩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时,不幸被子弹击中胸部。送往后方医院抢救途中,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李六如(1887~1973)
湖南平江县嘉义献冲泊头人。1887年7月生。出身富商家庭。1908年加入新军,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任46标标统,补陆军少将衔。1913年赴日本留学,历任长沙群大、高商、法专等校教师,广州第二军校政治部主任兼政治教官,北伐二军四师中将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新加坡南洋共产党临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南方局宣传干事,福建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延安毛主席办公室秘书长,行政学院院长,中共中央财经部副部长,中共热河省委常委、省府秘书长,哈尔滨东北行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财经学校校长,东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政协常委。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革”中受“四人帮”迫害,于1973年4月10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