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有相当知名度的大陆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最近出版了回忆录《说不尽的外交》。书中不乏大陆涉台外交的回顾,读来不胜唏嘘。
李肇星担任大陆高级外交官的那些年,正值李登辉和陈水扁当政,两岸外交战狼烟四起,大陆涉台外交持续紧绷。用李肇星的话说:“中国外交官讨论别的问题也许可以打盹儿,对台湾问题一刻也不能懈怠”。为此仅1999年和2000年,时任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就与美方交涉了近170次。
当年最刺痛中国人神经
早在1993年,刚刚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的李肇星,就产生了一种“悲壮感”。“当时联合国大大小小189个会员国,像我们中国这样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却没几个。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投入了不少外交资源。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只要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你就得感谢人家。更不用说,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还经常利用台湾问题向中国施压或达到其他目的”。让李肇星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个敌视中国的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权问题、最惠国待遇问题都不能有效地牵制中国,唯独台湾问题“最能刺痛中国人的神经”。
大陆外交部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外交部前发言人沈国放有一次和朋友喝酒,喝高了开始说“酒话”,一直念叨着两句话:“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肇星的评价是“俗话说,酒后吐真言,这位发言人的真言恰恰说明了台湾问题在中国外交官心中的分量”。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台湾问题“摧残”大陆外交官的证明?
至于两岸外交战,李肇星披露了2005年5月他与台湾“邦交国”塞内加尔的外长和总统在意大利罗马秘密谈判两国复交的细节。当时塞方提出由大陆接手台湾留下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在台湾留学的20多名塞国学生,以此作为与大陆恢复邦交的条件。由于当时他同塞方官员不熟悉,加上秘密接触的氛围,李肇星的秘书和大陆驻意大利大使一度怀疑前来谈判的塞国外长是“冒牌货”,所谓复交谈判是台湾当局设的圈套。
涉外事务两岸不再内耗
上世纪90年代,台湾一度在非洲“高歌猛进”,中非、尼日尔、圣多美及普林西比岛、几内亚比绍等国纷纷弃大陆而去。据李肇星书中披露,连赞比亚都一度决定与台湾“建交”,就差正式公开宣布了。“赞比亚是东南部非洲的重要国家,是中国的老朋友,坦赞铁路是中非友谊的一面旗帜。对中国外交来说,失去这块阵地在国际上和国内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后来大陆做了很多工作,才留住赞比亚。两岸外交战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2007年李肇星卸任大陆外长,一年后两岸关系开启了和平发展的新模式。尽管台湾问题仍然十分敏感,但在“外交休战”的默契下,两岸当局可以将宝贵的资源更多地用于造福两岸人民。更难能可贵的是,两岸在去年共同经受了冈比亚断交风波的考验,足见两岸已有初步的政治互信。
同样在去年,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呼吁两岸在涉外事务中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李肇星的回忆录提供了许多反面的注脚,值得两岸有识之士反思。(据西部企业信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