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敢同毛泽东拍桌子的将军 纪念彭雪枫诞辰百年

时间:2014-01-07 21:41:28   作者:

西部企业信誉网讯 今年9月9日,是彭雪枫同志诞辰107周年纪念日,彭雪枫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国人民敬仰,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本网特别制作本期策划,以表纪念。


“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永远的丰碑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彭雪枫,1907年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先后任红军大队政治委员、纵队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和中革军委第1局局长等职。
>>>全文

纪念彭雪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郭伯雄讲话

  纪念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雪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革命先烈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文

敢同毛泽东拍桌子的将军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1935年11月30日,彭雪枫率红一军团四师的干部,由驻地出发到鹿县(今富县)东村参加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大会之后,四师干部返回驻地,但彭雪枫却接到一个要他留下来,中央首长要同他谈话的通知。

  毛泽东与彭雪枫的谈话,是从吴起镇战斗开始的。提起那次战斗,彭雪枫满面春风,微笑浮在眉梢。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二纵队不团结问题的反映,今天把你留下来,谈谈这个问题……”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恐怕这就是找彭雪枫谈话的真正原因吧。

  这个问题对彭雪枫来说,是一道难解的问题。二纵成立于1935年9月22日。那天,中央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下辖一、二、三纵队。二纵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肖劲光。这是彭雪枫政治军事生涯达到的第一次巅峰。但他就任伊始,就遇到了难题。
>>>全文


文武兼备 智勇双全

  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我军33名军事家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所作的崇高评价。

  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

  1930年,彭雪枫受党组织派遣,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工作。广泛的战争实践使他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是进行战争的基础,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来自民众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深刻领会到我党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较早地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与作用。1937年10月,他应山西省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之邀,赴山西大学作游击战争问题的讲演,着重指出:“目前抗战的局面下,发动民众进行广泛的游击运动,配合主力与敌进行持久战,是我们的急务。”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论述了游击战与运动战、防御中的进攻、弱者中的强者、被动中的主动等战略问题的辩证关系。>>>全文

  创造与发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彭雪枫在红军时期经常率部披坚执锐,斩关夺隘,迭挫强敌,以能打大仗硬仗而著称,同时,他也善于根据战争任务、条件的变化,组织开展敌人翼侧与后方的游击战争。他对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有着深刻的体会。1934年,他曾撰写《八角亭战斗的教训》、《一个小的战斗许多大的教训》等文章,结合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在目前敌人实行所谓“堡垒主义”的条件下,只有在运动中才是我们歼灭敌人的最好时机。>>>全文  

  张震:回忆彭雪枫同志         李伯钊:怀念彭雪枫同志

  ☆彭雪枫同志二三事——摘自一位老战士的笔记

 


抗战中牺牲的新四军最高将领

任新四军四师师长时的彭雪枫

  牺牲四月秘而未宣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中原大片河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解救生活在日寇铁蹄下的中原人民,是年8月,彭雪枫奉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之命,率四师主力部队于泗洪县丰夸大镇誓师出征。

  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作了感人心魄的动员讲话。他说:“3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根据地。从撤出路西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把它收回。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现在三年时间到了。我们是豫皖苏人民的子弟兵,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子女,我们的兄弟姐妹。3年来,我们日夜盼望着能早日收复失去的根据地。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敌伪军消灭掉。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全文

  军民同声哀悼英雄

  对彭雪枫的牺牲,党中央极为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在《解放日报》上联合发出启事: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1944年9月间阵亡淮北前线。雪枫同志早年献身革命,艰险备尝。抗战后组织人民武装,于豫皖苏一带驱逐强敌,解放人民,创建淮北抗日民主解放区,功在国家。噩耗传来,同声哀悼!

  之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沉痛追悼彭雪枫师长。中央大礼堂门口挂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和陈毅等也都致了悼词。 >>>全文

 ☆师长教诲永驻心中――纪念彭雪枫师长牺牲五十周年   

 ☆雪枫托丹心――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50周年而作

 


“潇洒将军”的八十七封“情书”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一位名将。在我军建军初期,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期间,雪枫同志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他的博学多才,文思和风采,又曾与陈毅军长齐名,在指战员中流传着一个“潇洒将军”的雅号。雪枫同志可说是我党我军文武全才的将领之一。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刚由国外回来度假的林颖同志约我会面。她双手捧给我一叠复印的文稿,悲痛地对我说道,“今年9月11日,是雪枫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我和他结婚整整三年,可是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合起来还不到半年,他就离我而去了。这里是他生前写给我的八十七封信,我将它视为珍宝,虽经战火的洗礼以及十年动乱中的多次查抄,终于将它保存下来了。最近文物出版社决定以《彭雪枫家书》为书名出版,你带去看看,也许你会写点什么……”话未说完,她的晶莹的泪珠已经洒满文稿和牛皮纸封皮。

  林颖的话如同天外飞碟使我一时怔住了。我怎能想到雪枫同志在婚后短短的三年中,竟给妻子写了如此洋洋大观的书信,我又怎能想到林颖同志在风风雨雨的四十年中,竟能将这批书信保存得完好无损?!于是我怀着对他俩敬佩的心情回到家里,连夜读完这批书信。啊,英雄的岁月,战争的烽火,午夜的风寒,如豆的灯光,我仿佛看到一位神采奕奕的将军,身披灰布棉军大衣,伏案挥毫,用他的笔蘸饱着爱的琼浆,在给心爱的人倾诉衷情。 
>>>全文

  彭雪枫家书两封

林颖同志:

  我于七号出发赴泗北侦察地形,本日午后返半城,前后计六天,经新行圩子、朱湖、川城到泗城东北二十五里之马厂集。集之四围为朱山峰山马鞍诸山。自离开山西以后,已经六年没有登过那样高的山了,在“向上爬”的途中,不禁思念着“江西”。第二天继续北进直到距前次攻打的张楼七里的四山子,继经大杨围子、归仁集、金锁镇、曹家庙、莫唐圩、界头集而返半城。自晨至晚,鞍马劳顿,秋风吹,秋阳晒,面色红而黑了,身体心情也结实得多了。差不多全在伪区和边区,随时准备着战斗。和我们同时到达四山子的十团的侦察排就与伪军打了一仗,枪声传入我们的耳鼓,大家为之更加精神!军人们都是冒险家啊!
 >>>全文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