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我军33名军事家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所作的崇高评价。
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
1930年,彭雪枫受党组织派遣,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工作。广泛的战争实践使他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是进行战争的基础,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来自民众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深刻领会到我党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较早地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与作用。1937年10月,他应山西省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之邀,赴山西大学作游击战争问题的讲演,着重指出:“目前抗战的局面下,发动民众进行广泛的游击运动,配合主力与敌进行持久战,是我们的急务。”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论述了游击战与运动战、防御中的进攻、弱者中的强者、被动中的主动等战略问题的辩证关系。>>>全文
创造与发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彭雪枫在红军时期经常率部披坚执锐,斩关夺隘,迭挫强敌,以能打大仗硬仗而著称,同时,他也善于根据战争任务、条件的变化,组织开展敌人翼侧与后方的游击战争。他对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有着深刻的体会。1934年,他曾撰写《八角亭战斗的教训》、《一个小的战斗许多大的教训》等文章,结合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在目前敌人实行所谓“堡垒主义”的条件下,只有在运动中才是我们歼灭敌人的最好时机。>>>全文
☆张震:回忆彭雪枫同志 ☆李伯钊:怀念彭雪枫同志
☆彭雪枫同志二三事——摘自一位老战士的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