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
历届主任、副主任
任弼时(1940年至1948年)

任弼时,1904年4月生,湖南省湘阴县人。名培国,号二南。曾就读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4年秋回国,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委委员,任教于上海大学。1925年1月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担任组织部主任。积极领导青年参加“五卅”爱国运动。同年7月任团中央总书记。10月任中共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同月,主持召开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继任团中央总书记。同陈独秀右倾错误作斗争。
国共合作破裂后,于1927年8月7日出席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积极主张土地革命,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与李维汉、罗登贤留在国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起草《城市农村工作指南》等中央文件,为纠正盲动主义、复兴革命起了推动作用。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和1929年先后两次被捕,受严刑折磨,坚贞不屈,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1930年任湖北省委书记、中共长江局委员、武汉市委书记,苏区中央局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出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3月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赴江西苏区,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12月任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及党校校长。1933年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湘赣军区政治委员。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8月奉命率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征,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任中共中央随军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底,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会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共同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11月底任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1935年11月与贺龙等率红二、红六军团突围长征,1936年7月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同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红二、红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任政治委员,坚定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维护党的团结,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斗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0月任中国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1938年3月,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系统地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阐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1940年3月回国,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6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8月任敌区工作委员会委员。9月负责领导陕甘宁边区工作。12月负责主持中央政策委员会。
1941年6月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7月任中央秘书长。8月任中央调查研究局副局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兼根据地组组长。1941年9月正式通知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负责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并主管中共中央组织部、西北局和工青妇工作,成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42年2月负责中央党校的组织指导工作。4月负责领导陕甘宁边区总学委会的整风运动,负责裁减委员会。
1943年3月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1944年5月任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召集人,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3日任中共7大主席团常委和大会秘书长,主持开幕典礼。6月任中共7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秘书长。11月下旬发现病情严重,休养1个时期。
1946年1月恢复工作。1947年3月任中央支队司令,陕北转战。11月中旬-12月7日钱家河养病。1948年4月23日到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秋冬抱病协助毛泽东指挥辽沈、淮海、平津3大战役。
1949年2月18日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主任。3月25日到达北平。4月12日抱病代表中共中央向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任团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同年11月赴苏联就医。1950年5月回国。同年10月27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收入《任弼时选集》。
杨尚昆(1949年10月至1965年11月)

杨尚昆,1907年5月25日生,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入上海大学学习,年底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中共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33年1月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中央局党校副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三军团政治委员。1934年,被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长征初期,与军团长彭德怀指挥第三军团,掩护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江。
1935年1月,参加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之后与彭德怀率部北渡赤水、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第一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拥护中央北上抗日战略方针,随右路军北上。同年9月,第一、三军组成陕甘支队,他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到达陕北后,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
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外事组副组长。1947年春,兼任中央警卫司令员,组织中央和军委机关安全撤离延安。
后历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诬陷迫害。
1978年起,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1981年后,历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军委主席邓小平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问题。
曾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9年增补),第十二、第十三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88年4月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89年11月,被选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93年卸任。1998年9月14日逝世。
汪东兴(1965年11月至1978年12月)

汪东兴,1916年1月生,江西弋阳人。1931年1月入团。1932年6月转党。1929年7月革命。初中文化。1929年7月任江西省弋阳县河潭乡儿童团团长,少先队队长,共青团乡支部书记、共青团区委副书记。1932年参加红军。任红10军84团1营战士,班长,排长,营青年干事。彭杨步兵学校学习。任彭杨步兵学校指导员,中央纵队干部团连指导员,红军大学特干团骑兵大队教导员。
1934年10月长征。1935年任军委总政治部直属队指导员。1936年任永坪医院党总支书记。1937年任延长医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边区医院副院长兼政委。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后任八路军军医院政委,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政委,西北公学班主任,文娱科科长。
1945年任中央社会部第3室副主任,第2室主任。1947年任中央机关3支队副参谋长,党总支部书记。1948年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1949年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厅警卫处处长。1950年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公安部第8局副局长。1953年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1955年10月任公安部第9局局长。1955年12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56-1958年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习)。1958年6月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党组成员。
1960年12月-1970年6月任公安部副部长。1961年5月兼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1965年11月-1978年12月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局长,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党组成员,8341部队政委、党委书记。1970年9月任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
1975年2月任中央军委常委会成员,央军委办事组成员。1976年10月拥护并参与对“4人帮”采取断然措施,实行隔离审查。1977年3月-1978年12月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7年8月任中央军委常委。1992年10月离休。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2级81勋章、2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章。是第3、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7大候补代表,8大代表,9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0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1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1977年8月-1980年2月辞),12届候补中央委员,12、13届中顾委委员。
姚依林(1978年12月至1982年4月)

姚依林,1917年9月6日出生,安徽省贵池县人,香港出生。原名姚克广。1934年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学习,加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参加革命。11月入党。任北平市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参加领导“12·9”学生运动。
1936年5月天津,任北方局宣传部干事,天津党的刊物《长城》编辑,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1937年7月后任河北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38年参与组织冀东抗日武装暴动。1939年2月任冀热察区党委宣传部部长。7月任晋察冀北方分局秘书长。
1945年9月-1946年11月任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1946年任晋察冀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工业局局长。1948年5月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工商厅厅长。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成员兼工商部部长。
1949年10月任政务院贸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2年8月任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5年12月任中央财贸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0年2月任国家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后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中央财贸政治部主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副书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受到迫害。1973年11月任对外贸易部第1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7年3月任国务院财贸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8月任国家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2月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79年3月兼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7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
1980年8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1983年9月兼中央引进智力领导小组组长。1982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83年6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年6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89年12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1993年3月离休。1993年5月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1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3届常委,4届委员。中共8(2)、10届中央候补委员,11届中央委员、(3中)中央书记处书记,12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5中)中央政治局委员,13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4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胡启立(1982年4月至1983年6月)

胡启立,1929年10月生,陕西省榆林人。1947年参加中国青年民主同盟,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机械系毕业,大学学历。1946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曾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学生会主席、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51年于北京大学机械系毕业。1951年至1956年任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团委书记。1956年至1966年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驻捷克布拉格国际学生联合会(国际学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66年至1971年9月解放。“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9月解放。1972年至1977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委副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委副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主任。1977年至1978年1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78年12月至1979年5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79年5月至1980年6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其间: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0年6月至1982年4月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市长。
1982年4月至1987年9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至1983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年6月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9月起)(其间:1983年10月起兼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9月至1989年6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9年6月至1991年6月任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91年6月至1993年3月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3年3月至1997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97年至1998年3月任电子工业部部长。
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同月起任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
2000年12月起任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中国福利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免职),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89年6月在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免职),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6月在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免职),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乔 石(1983年6月至1984年4月)
乔石,1924年12月生,浙江定海人,上海出生。1940年8月入党。大学文化。原名蒋志彤。1940年任上海南方中学,光华附中地下党支部委员,书记,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干事(期间在华东联合大学文学系,淮南华中局城工部调训班学习)。1945年任上海地下党学委中学区委组织委员,中学分委副书记兼组织委员,上海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部书记,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上海地下党新市区委副书记,上海北1区学委书记。
1949年任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市委青委书记,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
1954年任鞍山钢铁建设公司工程技术处副处长,处长,洒泉钢铁公司设计院院长兼钢铁研究院院长,洒泉钢铁公司陕西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1962年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
1963年任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副局长,局长。1978年1月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82年4月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1983年6月任中央办公厅主任。1984年4月任中央组织部部长。1985年7月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1986年2月-1987年12月兼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1986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7年9月任中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1年兼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1988年5月任中纪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1990年3月任中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1992年10月任中央党校校长。1993年3月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党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3年8月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党组书记。1998年3月16日离休。
1996年4月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6年4月被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中共12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5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3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4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王兆国(1984年4月至1986年4月)

王兆国,1941年7月生,河北丰润人。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涡轮机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1961年至196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涡轮机专业学习。1966年至1968年留校待分配。1968年至1974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车桥厂技术员、车桥厂团委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团委书记。1974年至197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常委、厂政治部副主任兼车箱厂党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十堰市委常委。1979年至1982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党委书记。
1982年至1984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央团校校长。1984年至1985年中央办公厅主任。1985年至1986年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1986年至1987年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87年至1990年福建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长。1990年至1991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1年至1992年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92年至1993年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3年至199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96年至200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2002年12月)。2003年3月、2008年3月当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3年9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温家宝(1986年4月至1993年3月)
温家宝,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1960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1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1965年为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1968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1978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1979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1981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2年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5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87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共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2003年3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曾庆红(1993年3月至1999年3月)
曾庆红,男,汉族,1939年7月生,江西
吉安人,1960年4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63年7月参加工作,
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8年至1963年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 1963年至1965年 解放军743部队技术员。 1965年至1969年 七机部二院二部六室技术员。 1969年至1970年 下放到广州部队赤坎基地、湖南西湖生产基地劳动。 1970年至1973年 七机部二院二部技术员。 1973年至1979年 北京市国防工办生产处、科技处技术员。 1979年至1981年 国家计委办公厅秘书。 1981年至1982年 国家能委办公厅副处长。 1982年至1983年 石油部外事局联络部工作。 1983年至1984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络部副经理,石油部外事局副局长,南黄海石油公司党委书记。 1984年至1986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1986年至1989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 1989年至1993年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993年至1997年 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97年至1999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99年至2002年中央政治局
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2002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兼任)。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
主席。 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 刚(1999年3月至2007年9月)
王刚,1942年10月生,吉林扶余人。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62-1967年 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67-1968年 留校待分配,1968-1969年 建工部七局八公司宣传科干事,1969-1977年 建工部七局政治部宣传处干事,1977-1981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秘书,1981-1985年 中央对台办公室正处级秘书,1985-1986年 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副局长,1986-1987年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副局长,1987-1990年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常务副局长、党委书记,1990-1993年 中央档案馆常务副馆长、机关党委书记,1993-1994年 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1994-1999年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1999-2002年 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2-2007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7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令计划(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

令计划,1956年10月生,山西平陆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73年12月为山西省平陆县知识青年,县印刷厂工人。1975年6月任共青团平陆县委干部、副书记。1978年12月为中共山西省运城地委干部。1979年8月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部(1982年12月-1983年8月借调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工作)。1983年8月-1985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习。1985年7月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1988年6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1990年6月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共青团》主编。1994年6月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95年12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3组负责人。1996年2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3组组长(1994年9月-1996年9月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1998年6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1999年12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2000年8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200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持常务工作,正部长级),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9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2007年10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栗战书(2012年9月至今)
栗战书,男,汉族,1950年8月生,河北平山人,197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河北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商业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1971.11——1972.12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物价专业学习;
1972.12——1976.02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商业局办公室干事、副主任;
1976.02——1983.07 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办公室资料科干事、科长(其间:1980.10—1983.07在河北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学习);
1983.07——1985.10 河北省无极县委代理书记、书记;
1985.10——1986.04 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86.04——1990.11 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其间:1988.02—1988.08在中央党校党建理论培训班学习);
1990.11——1993.04 河北省承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93.04——1997.12 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1992.08—1994.12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专业学习);
1997.12——1998.07 河北省委常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98.07——2000.12 陕西省委常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1996.12—1998.11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商业经济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0.12——2002.01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2.01——2002.04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
2002.04——2002.05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2.05——2003.12 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3.12——2004.10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2004.10——2006.05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2006.05——2007.12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2005—2007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习);
2007.12——2008.01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
2008.01——2010.08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
2010.08——2012.07 贵州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9月28日补选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2年7月,栗战书同志不再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2012.07——2012.08 中共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
2012年9月1日,栗战书同志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历任副主任
曾 三(1955年2月至1966年5月,1979年6月-)
邓典桃(1955年2月至1966年5月,1977年6月至1980年7月)
李颉伯(1957年2月至1962年)
龚子荣(1958年9月至1966年5月)
田家英(1961年7月至1966年)
李质忠(1965年11月至1966年5月)
童小鹏(1966年6月至1967年1月)
杨 青(1966年7月至1967年1月)
王良恩(1966年至1973年)
张耀词(1969年11月至1979年1月)
李 鑫(1976年11月至1980年)
冯文彬(第一,1978年12月至1979年1月)
邓力群(1979年1月至1982年4月)
李质忠(1979年1月至1983年)兼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
高登榜(1979年1月至1995年8月)兼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
杨德中(1980年9月至1982年11月;第一,1982年11至1998年7月)
康一民(1980年9月至1986年) Y
王瑞林(1983年2月至1997年10月)
周 杰(1985至1987年)
冯岭安(1985年至?)
温家宝(1985年至1986年4月)
张岳琦(1987年至1993年1月)
徐瑞新(1987年至1995年08月)兼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
曾庆红(1989年至1993年3月)
陈福今(1993年5月至1999年12月)
胡光宝(1993年7月至?)
王 刚(1994年8月至1999年3月)
姜异康(1995年7月至2002年10月)
由喜贵(1997年10月至今)
白克明(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
令计划(1999年12月至2007年9月)
樊士晋(2003年1月至今)
毛林坤(2003年10月至2007年2月)
张建平(2007年2月至今)
赵胜轩(2007年2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