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文革中周恩来因何事对毛泽东批示爆粗口骂“妈的”?

时间:2013-11-18 16:15:30   作者: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的确是不可分离的。说起来很有意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的确是不可分离的。说起来很有意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详细]

核心提示:几份材料翻完,猛地朝办公桌上拍了一下,劲儿很大,连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接着,把文件“啪”地朝侧右后方摔去,我听到一句:“妈的,怎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左嘛!”声音不大,但每个字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网)

本文节选自:《秘书纪东回忆:周总理的几件事》,作者:纪东,原载于:新华网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若水于1972年12月5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很同意”周总理关于要批透极左思潮的主张,信中还反映了张春桥姚文元反对批极左的情况。但王若水的信激起轩然大波。

毛主席认为:王若水那封信不对,林彪路线的实质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大张旗鼓地批判极左思潮是不可能的了。

1973年7月到12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毛主席连续三次批评周总理。这在客观上为“四人帮”向周总理发动进攻壮了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王若水那封信,当时总理看过信和其他有关资料,批示给政治局传阅后,就把材料和信交给了我。我把它们和毛主席批过的其他文件一起装在专门文件夹里,放在了总理办公室单人床头的一个茶几上。我记得那天,京剧《智取威虎山》样片刚刚放映,中直机关组织各单位观看。那天总理休息得晚,我便和钱嘉东商量了一下,我先去看电影,他晚上再看。

电影下午2点开始,一点半的时候,我骑车往中直俱乐部奔去。开演后,约摸过了十分钟,忽然听到广播:“总理值班室纪东赶快回去,有车在门口等你。”我马上站起来,直奔门口。出门先看到的是倾盆大雨,接着,看到邓大姐的司机王炳文坐在吉姆车里向我招了招手。

车到西花厅,看到钱嘉东,我问他什么事?他说:“巧了,你刚走一会儿,总理就起床了。找你,没说什么事。”

我马上到总理办公室去。总理直截了当地说:“把王若水的那封信和有关材料拿来。”总理的声音和情绪好像有点不大对劲,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嘴里答应着:“好的。”便顺手从那个小茶几上把毛主席批示过的登载那封信的《人民日报情况汇编》递到总理的手里。总理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翻看,翻得很快,看得也很快。几份材料翻完,猛地朝办公桌上拍了一下,劲儿很大,连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接着,把文件“啪”地朝侧右后方摔去,我听到一句:“妈的,怎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左嘛!”声音不大,但每个字我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看到总理双眉紧蹙,两臂放在椅子扶手上,上身靠着椅背,两眼怒视着窗外。看到总理如此生气,我有点不知所措,我从来没有看到总理这样发过火。总理的那声“国骂”是我在他身边工作几年里听到的唯一一次。可见,他精神上的痛苦煎熬已经到了不能再忍受的地步了,内心的愤怒已经压抑得无法再压抑了,才发泄出了一点。(西部企业信誉网)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