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为何会误判中国
桥本隆则/文
本文题目是《安倍为何会误判中国》,写这篇文章前,我想说的既然是每一个人对事物的判别有差别,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从自己的国家的立场出发,自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借用国内流行的一句话:微博的世界与主流媒体的世界不一样,因此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是造成自己的被动,最近日本的安倍首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印尼巴厘岛与文莱斯里巴加湾的东亚峰会之前,日本对中国有一个预判的内部研讨会:因为日美高层的2+2会议已经确定在东京举行,内容已经确定,所以日本高层认为美国政府已经完全转向站在日本一边。其次,从去年年末到今年9月为止,安倍集中力量猛攻东南亚诸国,在东盟的10个国家中,安倍访问了8个国家(预计年底前都要访问完成),根据访问的过程,以及访问的结果安倍首相认为这些国家是站在日本一边,那么其他国家呢?周边大国:如印度是安倍最关心的国家,印度与中国敌对的关系也是安倍可以确信。俄罗斯是安倍想攻下的另一个国家,今年开始安倍不但访问了两次俄罗斯(一次专访,一次是G20首脑会谈),不但是为了开展北方领土的会谈,更重要的是希望俄中不要走得太近,起码不能联合起来对付日本,这些访问最后安倍都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同时安倍还认为世界舆论都在帮日本,据与安倍接近的官员称,安倍最近都阅读很多欧美的媒体报道,这些报道中都是关于中国正在被孤立的内容。特别是与安倍首相比较接近的美国前政权(共和党的人士)都认为中国正在孤立,而亚洲的日本与菲律宾才是可团结大多数国家。
安倍首相在演讲
所以在开始东南亚之行前,安倍就认为对中国施压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中国政府会迫于世界政府的压力,以及舆论的压力改变现有的政策,与日本领导人无条件会谈。因此,安倍出发前不但公开放言,提出了南海自由航行的问题,并且要求东盟各国一起统一步伐,向中国施压,并且安倍的侧近内阁官房顾问的饭岛突然在日本国内一个演讲会上宣布;如果日中不能在东亚高峰会议上会谈,安倍将考虑在秋季大祭时会考虑参拜靖国神社。应该说这种威逼加恐吓的手法,如果是一般的国家的话,或许会对日本就范,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或许能进行,但是安倍忘记他的对手是中国,一个从来不按牌理出牌的国家,所以安倍的期望当然落空。所以今天传来安倍首相将不会在秋季大祭时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或许是安倍在修正自己的一种表现。
安倍访问战略伙伴菲律宾
安倍的中国包围圈
中国国家主席的亲民讲话与中国的总理低姿态的外交完全出乎安倍的设想,再加上奥巴马因为国内的债务上限纠纷没有出席APEC 与EAC会议更加使得中国的重要性体现。连美国的主流媒体都这样评论中国的外交(纽约时报):在没有奥巴马总统出席的会议,中国将成为领导起主导作用,而美国的缺席是让中国独自扩大经济影响,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同时有个有趣的现象:在联合国一直不与日本(美国)一起投票的国家,往往是与中国站在一起投票,所以当中国在东南亚不断获得新朋友时,对于日本(美国)来说,中国的影响在扩大,而日本与美国在孤立。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中国领导人本来出访各国的频次,都远远大于日本,直到去年为止,日本领导一年也没有出访几个国家,东南亚的几个国家是几十年都没有访问,现在突然造访一次,安倍就认为会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是太过于乐观。如越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从中国侧后方遏制中国,安倍政权可谓下了很大功夫,包括经济援助,包括防卫的合作,甚至准备连新式武器都与越南一起开发。并且在APEC上安倍单独与越南主席长时间会谈,可以说一切都在日本计算在内。但是最后当EAC时,中国总理与越南总理会谈后,越南就与日本,菲律宾拉开距离,没有在大会公开抨击中国。甚至连菲律宾都感到事态的变化,阿基诺三世主动要求与中国会谈,希望与中国能够保持联系,这样在EAC与APEC上没有与中国领导直接握手的只有安倍,日本有评论员说:安倍的积极外交反而是砸了自己的脚。安倍回日本飞机上很失落,日中领导的没有交谈,中国也没有被孤立,反而是没有美国的情况下影响力更大了。
中国主席出席G20峰会
东亚高峰会议中的中日韩领导
我想安倍为何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一直看日本政界如何评价中国,日本媒体如何评价中国,一般的民众如何评价中国,一直在我微博中也时常披露这些内容,左,中,右,大家都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对中国评说,而政治家们也根据自己的喜欢的来阅读这些文章,而不是用自己的眼,自己亲身体会这些文章(书籍)的真假。在日本关于中国的书籍可以用泛滥来形容,来自右的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警戒论。来自中左的是:中国崛起论,中国理想论,很少有作者的书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为什么这样说,很多内容都是从中国的断面来分析,从过去的经验,或者例子来分析中国未来的走向。特别是对某个人,或者某句话会研究很多,却没有看见中国全体的社会。
安倍上台前后,中国的经济也是处于一个调整时期,领导层也是一个时代更替的过程,所以很多社会矛盾,以及社会的转型中的问题都在暴露,对于这个大国如何认定,是要回到过去,还是一个前进中的盘整,很多时候要冷静分析,中国网络的舆论,民间的舆论都应该是日本方面看到的东西。所以安倍只是看到一个点,就认为中国或许会接受压力调整政策,亦或许这个就是日本精英们事先已经设计好的路线,当时间来到安倍首相执政一年的时候,是否要继续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强硬应对中国的崛起,还是向美国学习,用软硬的政策,诱导中国向某一个目标迈进,这是日本领导人应该做出的抉择。同样中国方面也是这样,如何评价安倍政权,与如何评价日本这个国家,如何评价日本文化都不能混淆,要冷静,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样双方才不会误判,也不会永远老死不相往来。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凤凰博客使用。凤凰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要刊登必须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违反本博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我的新微博:偶尔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