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革命家习仲勋

时间:2013-10-12 12:17:25   作者:
习仲勋

习仲勋(1913.10.15-2002.5.24),男,陕西富平人,习近平主席父亲。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

  • 基本信息
  • 主要成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
出生日期 1913.10.15
逝世日期 2002.5.24
中文名 习仲勋
信仰 共产主义

人物简介

  习仲勋(1913.10.15-2002.5.24),男,陕西富平人,习近平主席父亲。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

家庭状况

长辈

  父习永盛

  河南邓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受战乱和干旱影响,携带家人迁徙至陕西省富平县。

  父亲习宗德

  河南邓州人,是习永盛的次子。

  母亲柴菜花

  河南淅川人。

妻子

  前妻郝明珠

  前妻郝明珠,是习仲勋的第一任妻子。是西北革命者吴岱峰的外甥女。郝明珠1916年6月24日生于陕西陕北安定县(现子长)瓦窑堡。郝明珠于1935年12月和当时的陕甘边苏维埃主席习仲勋结婚,后因感情不合离婚。

  郝明珠夫妇育有5个孩子,前两位孩子不幸夭折。

  关于他们的离婚,习仲勋曾对他的二女儿说:“我和你妈妈离婚,没有为个啥啥。当时我们都年轻气盛,谁也不让谁,互相赌气,结果把路走成了这个样子。”

  二任妻子齐心

  是习仲勋的第二任妻子。1943年4月与习仲勋相识。1943年冬天两人论及婚嫁。习齐夫妇于1944年4月28日在绥德地委结婚,共育有四子女。

儿女

  习仲2000年10月15日,习仲勋夫妇与子女、女婿、孙儿在深圳迎宾馆。前排左一女儿乾平、右一女儿桥桥、中为孙儿明正,后排左起:孙儿赞农、女婿吴龙、女儿安安、儿子近平和远平、女婿家贵、孙儿东东.jpg勋和郝明珠夫妇育有5个孩子,前两位孩子不幸夭折。后三位分别为长子习正宁曾用名习富平(1941-1998年11月27日),长女习和平(已在文革中不堪迫害自杀去世,留下孩子由母亲郝明珠抚养成人),次女习干平曾用名郝平(1939~ )均系习仲勋与前妻郝明珠所生。习干平(郝平)丈夫马宝善1941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古交市,为法制日报编辑。习仲勋胞弟习仲恺,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

  和齐心共有四子女习近平习远平;长女:习和平(齐桥桥)、次女:习乾平(齐安安)。
 

  长子习正宁

  习正宁,习仲勋长子,曾任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青干处处长,海南省政法书记兼司法厅长,1998年去世。

  次子习近平

  习近平,男习近平,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子习远平

  习远平(1956年11月-),祖籍陕西富平县,中共元老习仲勋次子,即习近平的弟弟。现任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会长。

  1956年11月生于北京,少年就读于北京八一小学,“文革”开始后随母亲下放到河南西华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中学在那里度过。16岁回到北京,在北京服务机械厂当过工人,年年被厂里评为先进生产者。

  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毕业后曾在军队、外贸及政府单位工作过。现任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会长。在英治香港时期曾移民香港,并持有澳门永久居民签证。    

  女儿习和平

  习和平,又名齐桥桥,习仲勋之女。

  习远平说,1978年,姐弟几人中,只有姐姐桥桥陪同父亲南下,对父亲在广东的生活最有发言权。齐桥桥是习仲勋和齐心的大女儿,1949年出生于延安桥儿沟中央医院,故名“桥桥”。

  很多人对桥桥何以姓齐而不姓习感到好奇。对此,桥桥说,上初中以前,自己一直姓习,就读的是北京的干部子弟学校―――八一学校,但升初中后改去“河北北京中学”就读,该校也招收农村学生。“当时,父亲任副总理,报纸上经常登载他的消息,而‘习’又是一个很少的姓,很容易引人注意”,桥桥说,父亲于是让她随母亲的姓,改名齐桥桥,家庭出身也改为:职员。于是,齐桥桥的名字一直伴随她至今。[1]

  女儿习乾平

  齐安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之女,华夏都市记者俱乐部名誉会长、核心领导人,华夏记者网编委会名誉主任马宝善之夫人,中央媒体资深新闻工作者。

孙儿

  孙子习明正(习远平独生子)、吴拉非。

  孙女张燕南、吴晓、习明泽(习近平独生女习明泽,生于1992年6月27日)。

人物经历

1913年

  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

1926年

  1926年5月在县立诚中学高小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

  1928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从事农民运动。

1930年

  1930年1月被派往杨虎城部警备骑兵第三旅开展兵运工作。

1932年

  1932年习仲勋发动兵变1932年3月在甘肃两当发动兵变,失败后曾转赴渭北、三原开展革命工作。

1933年

  1933年3月起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当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提出放弃照金根据地并南下渭(南)华(阴)失败后,参与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4年

  1934年2月起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参与领导军队反击国民党军“围剿”。

1935年

  1935年9月在错误的肃反中被关押,中共中央领导人长征到达陕北后获释。

1936年

  1936年1月任中共关中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6月参加西征,曾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9月调回关中任中共特委书记、游击队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关中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军分区和关中警备区第一旅政委。

1942年

  1942年7月调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

1943年

  1943年2月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米(脂)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委。

1945年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同年7月任陕甘宁边区集团军政委,与司令员王世泰率部在淳化爷台山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犯。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

1947年

  1947年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副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习仲勋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继又参与指挥陇东和三边战役。同年7月再次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西北地方武装和后方工作。1949年2月起任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

1952年 

  1952年9月,习仲勋同志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他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

1953年

  1953年9月任政务院(后为国务院)秘书长。

1956年

  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9年

  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以及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为规范国家机关活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树立了为人民当家理财的优良作风。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

1962年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 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 让他住在那里学习。 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1978年

  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第二政委。同年12月被增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78年4月后,习仲勋同志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他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增强了团结,稳定了局势。他团结省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

1979年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习仲勋同志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

  1980年习仲勋和叶剑英、许世友、杨尚昆1979年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1980年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同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1年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

1988年

  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

  1993年后,不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

2002年

  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著作

题词

  习仲勋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在韶山滴水洞景区的石刻区为韶山题词:

  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习老题词《徐海东文集》习仲勋为徐海东题的“一身正气”四字。

  一九九零年三月二十五日习仲勋为红旗渠通水二十五周年题词:发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山区。

书籍

  《习仲勋革命生涯习仲勋革命生涯》
 

  《在陶铸同志悼念仪式上习仲勋同志的讲话》

重要发言

  “深圳是小平同志种一块试验田,现在长的苗又壮又肥,这条路是对的,一定要走下去。”
 

  “现在我退居二线了,就要在深圳住下去,在深圳恢复我的健康。深圳是我的家,我要看着深圳发展。”

人物轶事

没犯‘左’的错误

  大约是胡耀邦去职后的一个晚上,正在中南海散步的习仲勋突然转过头来对同伴秦川说:“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整过人,一辈子没犯‘左’的错误。”这是关于习仲勋的一个被反复记起的场景。

  5月24日,这名抗战功臣、文革中的受害者、卓有建树的广东省前省委书记以及敢作敢为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辞世已整整10年,人们仍然会念及他的人格和政治遗产。

  在文革前后经历了16年人生低潮后,他东山再起,成了主持改革的风头人物。他是一名尊重事物复杂性的政治家,一位自称从没向“左”的错误低头的领袖人物。他耿直,关键时刻不肯委曲求全,留下过几次发火或拍桌子的记录;他不乏幽默感,曾要求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出现“撒尿”这种俗话;他有主见,也愿意承认犯过的错误。总之,他具有不凡的个人魅力。在去世10年后人们想起他,会想起一个面对跌宕环境仍保持人格一致的人,一个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影响中国进程的中共元老。

  当然,人们也会想起一个爱好麻将,和高龄民主人士、老战友打牌时眼疾手快,常在已经打出的牌里偷摸出一张然后大声喊道“和了”的老顽童。

  他历来是“左”的路线的批判者,并为此受过不少苦,一度被他参与建设的体制踢出,成为一个改造者,却从不肯为少受些皮肉之苦而违心逢迎。后来,他多次面对动荡,都遵从内心。这些吉光片羽让人反复惦念,无异于成为他最值得重视的财富。

  被红卫兵批斗

  人们翻检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时,免不了记起许多这样的例子。文革开始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洛阳矿山机器厂副厂长。红卫兵前来揪斗,为防止维护他的工人与对方发生冲突,这名饱受委屈的昔日高官转过身对工人说:“你们保护我,是好意。但你们如果打伤了红卫兵是我的责任,红卫兵打伤了你们也是我的责任。”

  然后,他对红卫兵说:“你们要揪斗我,好,我跟你们走,要走就快走。”然后被推上卡车,带到西安批斗。被批斗完,要离开西安时,他说:既然我已经来了,就让我吃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