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博物馆珍藏着一副曾在解放战争和剿匪中使用过的军事望远镜,望远镜的主人谢占儒是环县虎洞人,1937年1月参加革命,在战争年代担任过环县副县长。2002年1月19日谢占儒病逝后,环县人民自发地怀念这位为环县、为庆阳、为甘肃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
参加抗战的老革命
谢占儒的儿子谢守捷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的往事。抗战前夕红军西征解放环县,他父亲亲身感受到红军才是穷人自己的队伍,毅然参加了革命。解放战争时,领导环县游击队、支前大队,配合解放军大部队工作。1941年1月,庆阳地委指示各县抽调部分干部赴延安行政学院学习,包括他父亲在内。后来,担任环县副县长后,有一次他父亲途经烈士赵廷杰家,见赵廷杰妻子、儿女缺吃少穿,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父亲虽是副县长,也是身无分文。便与警卫员商量,将他骑的马和鞍具留给了赵家。
地委书记和村支书的深厚情谊
1979年时任张掖民乐县委书记的韩正卿说,谢占儒在张掖工作多年,他和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养鸭养鸡或农产品加工专业户、生产队的饲养员成为好朋友。凡跟他交往的人都说他没架子,待人诚恳随和。张掖大满乡西闸村支书邢积存是谢占儒的老朋友。当时,谢占儒任张掖地委书记,因为经常在大满乡蹲点调研,他和村支书邢积存心心相印、无所不谈。每年春节机关团拜之后,他总要买点糖果糕点,专程去看望西闸村的乡亲们。后来,调到省城后,邢积存每到兰州都被邀请到家中。1982年6月,谢占儒调到省上工作,离开张掖的那天清晨,地委机关大院围满了赶来送行的人,有机关干部、有街道居民,还有农民群众。许多人紧握着他的手挥泪惜别,谢占儒含着眼泪和大家告别。回忆当时的情景,谢占儒和群众之间感人的情形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壮心未与年俱老
谢占儒多才多艺,业余爱好钻研书法、绘画、篆刻、诗歌等文艺创作。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曾给谢占儒题词“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谢守捷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他父亲自打自磨了一把刻刀,找来了环县玉杨木,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精雕细刻,一尊栩栩如生的木刻毛主席头像终于完成。今天,这件作品被省博物馆收藏。父亲的创作一贯本着“艺术就是感情”的原则,去寻觅、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的真、善、美。晚年离休后,父亲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进行文艺创作。他曾编著出版过一些印谱,有一年丝路节期间,一位甘肃籍的台湾客人拿到由父亲创作被有关部门制作成礼品的《甘肃名胜印谱》后,连声说道:“这是我故乡之行得到的最为珍贵的礼物,回去后一定要让家人和朋友都看一看家乡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