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求学阶段(五)
成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填写婉约派爱情诗词,而且是写给他最爱的人杨开慧的。
许下赠诗的诺言
1918年,为了领导“驱张”运动,毛泽东到了北平。正是这次北平之行,他收获了爱情,与杨开慧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而且也得到了恩师杨昌济的默认。那时候,在北大红楼小道的树阴下,在陶然亭湖畔,在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在“驱张”的游行队伍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一天,他们在陶然湖畔散步,杨开慧小鸟依人般地挽着毛泽东的手,边走边向毛泽东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过了一会儿,毛泽东笑着问:“听你的朋友说,你爱作诗,最近有什么大作,可否诵给我听听?”
杨开慧随之吟道:“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抽赠娇丽菊,今尚独开花。日夜幽思永,楼台人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泽东听后连连拍手称妙:“写得好啊!霞(杨开慧的号),你说这首赠给我是不是也很合适啊!”
听了毛泽东这句话,杨开慧心里甜滋滋的,小声地说:“润之哥,你可别笑我了,你是作诗高手,什么时候送我一首?”
毛泽东略停思寻了一会儿后,非常肯定地说:“霞姑,到时我一定为你作一首。”
写下《虞美人》以诉思念之情
然而,就在这后不久,毛泽东的恩师和准岳父、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却因病逝世了。毛泽东处理好恩师的后事后,先到上海,送第二批湖南籍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起程,并特地拜访了陈独秀后才回到湖南。
回长沙后,毛泽东立即为筹建长沙俄罗斯研究会、湖南文化书社等事项日夜奔波,一直抽不出时间实现为自己心爱的人写一首诗的诺言。就在这年冬天,杨开慧以“不作俗人之举”的勇气,没要彩礼,也没坐花轿,更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就独自提着一个皮箱,装了一些衣服和日常用品,与毛泽东自由地结合在一起。
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时,正值湖南早期党组织创建,是毛泽东最忙碌的时候。1921年春夏,毛泽东多次与新婚妻子杨开慧短暂别离,到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考察,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
新婚离别,虽然每次时间不是很久,但这一次一次短暂的分别,深深加剧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眷恋。终于有一天,毛泽东从外地考察回长沙后,交给杨开慧一个信封,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以诗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写下了《虞美人·枕上》,表达了对爱妻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为自己的爱妻写诗,也是他写的第一首婉约派爱情诗。
杨开慧收到毛泽东的信后,迫不及待地展开读了起来。毛泽东这首词写得凄美动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妻的无限眷恋和渴望。杨开慧看后激动不已,立即找到自己在长沙的好友李淑一,悄悄地把毛泽东写给自己的词读了一遍。
李淑一听后说:“写诗是润之这位大诗人对你的爱的特有的表达,更何况我们这位豪放派诗人,竟然改变自己的风格给我们小霞姑填了这首情真意切的婉约派的词,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说,霞姑,你就知足吧!”
“我失骄杨君失柳”
到了好友杨开慧牺牲20多年后,特别是看了《诗刊》重新发表毛泽东的18首诗词后,李淑一再也抑制不住对亡友的怀念,所以写信给毛泽东,索要当初他写给杨开慧的那首词。
毛泽东看了李淑一的信后,沉思了很久,最后觉得再把那首词抄录给李淑一,似乎有些不妥,因为那首词是写给他唯一最爱的人的。但是对老友的要求又不能断然拒绝了之,因为这既对不起老朋友柳直荀,更对不起杨开慧。于是,毛泽东要卫士长李银桥摊开纸,拿来笔墨,挥毫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