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当着谁的面谈“军国主义”让日官员脸煞白?
【新闻回顾】1998年1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东京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由于江泽民此行是中国国家元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访日,中国方面本来期望日本政府会就中日战争时日军在华的暴行发表书面道歉,以便“总结历史”。江泽民在11月25日抵达羽田机场时所发表的简短声明中即强调:“只有总结历史,对未来两国发展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江泽民与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举行高峰会谈后,小渊惠三只口头上就中日战争期间日军的作为道歉及反省,未同意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正式道歉,以致于江泽民不但拒绝在此声明上签字,而且到11月30日江泽民离日之前,中国方面尚未正式公布中日联合声明的中国版本,因此,连小渊惠三都感受到:“北京在历史问题上还是认为‘还未结束’。”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其所著的《江泽民传》中,披露了江泽民访日的一些细节:
小渊的口头道歉也让中国人挑出了毛病。小渊首相选择了owabi这个日语单词,这无疑是由谋士们精心选择的。而对中国人来讲,owabi是个非正式的单词,相当于汉语中的“道歉”(译注:原文拼音标注如此,改为“抱歉”似更贴切),是个日常用语,一般用于因为给人带来不便而表示歉意的场合,比如,不小心撞了对方一下。中国人更希望日本人用shazai这个词,相当于汉语的“谢罪”,在汉语中一般用在悔过或悔罪的场合。双方都拒绝让步,尽管日本官员声称两个单词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剩下的访日行程进行得很顺利,在经济发展和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等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但是在道歉问题上的争议还是造成重大影响。江泽民似乎在时时寻机提醒日本人正视历史的重要性,他常引用一句中国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是在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举办的宫廷宴会上,还是在首相举行的国宴上,江都在告诫对方。他对多少有些窘迫的来宾说:“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50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也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中日两国唯有以史为鉴,防止悲剧重演,才能发展长远的友好。”
日本人对中国领导人不依不饶地抓住这个问题觉得很不理解。江说:“我,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亲身经历了国土沦丧和民族危亡的痛苦,有责任把这段史实告诉年轻一代。”
据说,江当着天皇和皇后的面,大谈日本战时的军国主义,日本官员的脸都变得煞白。显然,日本外务省非常关注此事,他们找到中方,寻求达成一个交易。如果江能够停止谈论历史,日方会同意作出一定让步。中方甚至连所谓的“让步”是什么都没有问就拒绝了。劝阻江泽民“停止谈论历史”是任何一位中国官员都不想尝试的差事。
库恩说,江对日本的批评完全是出于原则。江认为日本人有责任毫无保留地道歉,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回避态度愈加证实了道歉的必要性。在这个特殊问题上,江泽民不会退却,他随时愿意面向未来,但在此之前,必须先把过去的问题妥善解决好。
从以上看,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的访日行程几乎成了“教训日本之旅”。即使在早稻田大学演讲遭日右翼分子现场捣乱,江泽民先是板着脸。继而提高嗓门继续演讲,继而怒容满面,激动地鼓掌,响应在场人士对他的鼓掌。
江泽民访日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提醒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两国关系才能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友好。这也是中国对日关系一贯的原则。(天真遇到单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