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渭源县国家级森林公园首阳山
陇西堂
乡村景色
定西市远景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曾经的定西有过辉煌,但更多的是贫穷和落后。激荡奔流的洮河、渭水,广袤深厚的岷山、陇川,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灿烂的史前文化,也传承着汉唐古风,使定西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就在狄道(今临洮)设置陇西郡,今各县区地域均在辖境。以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地理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陇西、临洮、岷县、定西多次成为州、郡、府一级行政机构的治所,是甘肃中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曾经出现过“天下富庶莫出陇右”的繁荣盛景。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定西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清陕甘总督左宗棠“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一付折子,使“苦甲天下”从此成了定西的代名词。为摘掉这顶“帽子”,定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定西人民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扶贫攻坚,使定西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1999年,全市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2003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定西撤地设市。2008年定西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从此定西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步入了跨越式发展新的征程,各种优势不断显现。
“十二五”期间,定西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的战略部署和“打造两都、弘扬三苦精神、建设四大基地、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推进跨越式发展为战略目标,以推进扶贫开发为根本举措,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信息化上下功夫、求突破,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定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