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文原创

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

时间:2013-03-20 15:03:16   作者:

“宁夏,祖国西北腹地,民族自治区域。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风情迥异。历史悠远,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有雄才济济。”宁夏面积仅有6.64万平方公里,却集中了我国驰名的大山、大河、大沙漠、大草原、大湖泊,享有“中国景观的微缩盆景”之美称。我们把它概括为“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之形象,“两山一河,两沙一陵,两文一景”九大旅游精品。

  近几年,“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形象越加鲜明,九大旅游文化精品越加受到关注和喜爱,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和旅游总收入以20%的速度递增。2007年接待游客730万人次,首次越过本自治区人口,收入达到31.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成为宁夏新的经济增长点。

  “两山一河”

  有一句民歌这样唱:“宁夏那个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贺兰山,是宁夏的“两山”之一。宋朝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里曾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描述。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神山、圣山,写的就是贺兰山。

  贺兰山还是宁夏的“父亲之山”,它横亘南北300公里,阻挡了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大沙漠的蚕食,阻挡了世界一号寒流——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才使宁夏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有一片温馨的家园。贺兰山还是我国的旅游胜地之一,在贺兰山东麓集中了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世界准文化遗产贺兰山岩画,“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镇北堡影视城等著名景区景点。

  在宁夏南端,还有一座大山,六盘山。六盘山不仅拥有《柳毅传书》这样古老的传说,拥有中国八大佛像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它更因为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而载入史册。为此,毛主席写下了光辉的词篇《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2006年初,六盘山被列为中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宁夏不仅有“两山”的壮美和豪迈,更有母亲河的温存和厚爱,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河——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我宁夏增光彩”。黄河从上游的青海省、甘肃省一路奔来,在宁夏的西南部中卫市入境,流经宁夏397公里。黄河,在宁夏就像母亲一样温柔多情;黄河水,就像乳汁一样哺育着宁夏大地。黄河两岸,百姓富足,风光秀丽,所以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如今,黄河揽胜、黄河寻根、黄河漂流等已经成为宁夏旅游的精品项目,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两文一景”

  在宁夏,有多种文化并存。比如说,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恐龙文化、边塞文化等。但有两个独特的文化不得不提。一个是回族文化。元朝时期,大批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迁徙到中国,大部分迁徙到宁夏。由于宁夏气候宜人,生活富庶,他们开始定居,繁衍子孙,不想回家,所以被称为“回回”民族。几百年来,回族文化在宁夏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如今,在宁夏生长生活着230万优秀、勤劳、朴实的回族儿女。当你走进宁夏,一座座绿色的清真寺扑面而来,一曲曲悠悠的歌儿清亮入耳,一顶顶小白帽、黑盖头闪亮入眼的时候,你就仿佛有一种走进“异域”的美妙感觉。在宁夏,烤全羊、手抓肉、涮羊肉、爆炒羊羔肉、臊子面、羊杂碎、红烧黄河鲤鱼、八宝茶、油香等地方美食和民族小吃多不胜数,美不胜收。本人曾发表过一首小诗赞美当地老百姓和旅游者都喜爱吃的一种小吃“羊杂碎”。“羊杂碎/喝一口汤,辣/吃一口杂,香/碗里的香菜,绿/汤里的葱花,亮/羊肠软,羊肚脆/面肺白,蹄筋黄/羊肝嫩,头肉细/炭火烧得旺/吃到一半,加汤/撑勺的大妈,爽/本地人说:解馋,解馋/外地人说:难忘,难忘。”的确,宁夏羊肉,天下无双。

  另一个是西夏文化。在宁夏,西夏文化虽然是一种遗存文化,但它却有其独特的价值。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今天宁夏的首府银川创建西夏国,和当时腐败的宋朝分庭抗礼,和后期的辽、金“三足鼎立”近二百年。1227年西夏王朝被更为强大的蒙古军所灭。从此,西夏就像谜一样消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二十四史里没有西夏史,党项族从此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消失,现有的56个民族中没有党项族。这就有了文化骑士和旅游者的“西夏探秘之旅”、“西夏文化之旅”。

  有灿烂炫耀的历史文化,必将伴随着光彩照人的景观。宁夏平原,是母亲河——黄河冲击的平原,自秦代、汉代、唐代就筑坝拦河、疏水建渠、自流灌溉形成了河渠纵横、湖泊星布、土地肥沃、稻花飘香、鱼虾肥美的“塞上江南”景观,这在大西北是罕有奇见的。所以,唐朝诗人有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台湾观光协会会长张学劳去年到宁夏考察,同样赞美道:“塞上江南果其然,神奇宁夏不虚传”。

  “两沙一陵”

  有一句在我国当今旅游界很流行的话:“宁夏归来不看沙”。宁夏两个5A景区均以“沙”闻名。一个是沙湖,位于宁夏西北部,在茫茫的戈壁滩和沙漠里熠熠生辉。碧波浩荡,百鸟翱翔,芦苇丛生,鱼虾肥美。美,就像一幅水彩画;妙,就像一首抒情诗。沙湖的罕见和美妙是极为独特的。

  在宁夏,还有一“沙”如雷贯耳,那就是沙坡头。沙坡头,是母亲河——黄河和腾格里大沙漠交汇所创造的一处旷世奇观。在这里,大漠、绿洲、高山、长峡交相辉映,美哉,壮哉!唐朝大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把沙坡头最独特的景观描绘为:“大漠孤烟直,长和落日圆”。如今,观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沙漠绿洲、高山长峡,体验羊皮筏子漂流、高坡滑沙、机车冲浪、飞渡黄河、品味夜泊沙海、繁星低垂、篝火晚会、美酒相会等旅游项目,都让旅游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除却“两沙”必去一游,“一陵”也必去拜谒,那就是“西夏王陵”。在宁夏首府银川市以西27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有我国现存地上规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群。在方圆50公里的山坡上耸立着250多座“金字塔”,书写着西夏历史的辉煌和悲凉。故此,史学家和旅游学家把它称作东方的“金字塔”。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