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讯(记者赵野)经过五年多时间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人员走遍甘南藏区,最终收集了780多首甘南藏族民歌的《甘南藏族民歌集》将于2013年年初正式出版,自此,甘南藏族民歌结束“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有了确切的文字、视频记载,这是记者1月12日从甘南州文化馆获悉的。
据了解,甘南藏族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夏河、玛曲、碌曲等地为代表的草原文化民歌,以舟曲、迭部为代表的森林文化民歌,以卓尼、临潭、合作为代表的半农半牧文化民歌,歌唱内容大多涉及爱情、劳作和风俗。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等喜庆之日及农牧业劳动中,常伴有形式多样、情调别致、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熔铸、加工、创新,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成为藏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甘南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而传给后辈。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民歌的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
“由于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伴奏而传给后辈,所以搜集整理工作是很困难的。”甘南州文化馆馆长马庆禄说,从2007年开始,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部门分成两个采风小组深入到县区村庄,对甘南藏族民歌进行全面收集。五年多时间一共收集了一千多首民歌,最终有780多首曲调优美的原创民歌被筛选出来,歌词全部用藏文记录并谱了曲。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