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维权导航

斩断“黑心肉”利益链条

时间:2013-03-15 12:09:23   作者:

媒体多次曝光,工商部门围追堵截,但“挂羊头卖鸭肉”事件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时常扰乱市场,坑害消费者,根本解决之道唯有——斩断“黑心肉”利益链条

  民以食为天。涉及到百姓餐桌安全的案件,执法人员当全力以赴,一追到底。2012年3·15前夕,呼和浩特市工商局接群众举报,称在开泰肉食品市场有经营户用冷冻鸭肉卷冒充羊肉卷销售。经初步查实,发现呼市多个市场都不同程度存在同一售假行为。此前,本报及其他媒体曾多次曝光“挂羊头卖鸭肉”事件,工商部门也在围追堵截,严查严打,但假羊肉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时扰乱市场,坑害消费者。2012年4月初,呼和浩特市工商局成立了专案组,下决心彻底斩断这条“黑心肉”利益链条。截至今年3月14日,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共查获假冒羊肉卷75吨,价值110多万元,查封取缔违法经营户31家,罚款41万多元。

  假羊肉卷“看上去很真”

  根据售假商贩的说法,这些假冒羊肉卷大部分流向了部分肉铺子以及低端火锅店。去年4月中旬,专案组以消费者身份,来到呼市昭乌达路一家名为“小苗”的水果蔬菜肉食店,这里的“羊肉卷”价格低得惊人,店主很谨慎,始终没有说出那究竟是什么肉。在回民区一自助火锅店,专案组发现几台冰柜里冷冻的全是鸭肉卷。按照老板的说法,他们卖鸭肉是光明正大的,然而在老板的菜单上却找不到任何鸭肉菜品。

  在近10天的时间里,专案组人员先后在呼市多个便民市场、蔬菜肉食店和自助火锅店查获了假羊肉卷。假羊肉卷一般称为二合一混合卷,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整块鸭胸肉直接封装而成;第二类是由分割鸭胸肉、牛脂肪或羊脂肪混合打卷而成;第三类是鸭胸肉与羊肉混合打卷而成。这些假羊肉卷在冷冻成卷或切成涮肉片时,看上去和真的羊肉没有明显区别,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

执法人员查获的假羊肉。

  千里追踪揭开“画皮”

  与此同时,专案组发现,很多假冒羊肉卷是从哈尔滨万宝“天天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呼市直销店流出的。专案组立即将“天天顺”肉卷样品火速送到北京一家权威机构检验,结果让人吃惊:“天天顺”肉卷标识是鸭肉和羊脂肪的混合卷,实际上是牛油与鸭肉掺和的混合肉卷,而且菌落总数超标,属不合格产品。

  数量巨大的假羊肉卷从何而来?专案组按照部署,先后到哈尔滨、山东等地追根溯源,力求揭开制假源头。

  去年4月18日,专案组来到哈尔滨市工商局松北区分局,查明“天天顺”是具法定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而在“天天顺”生产车间内,专案组发现大量颜色深红,大小均匀的肉块,与羊肉区别很大,以及大量牛油片。

  在山东菏泽郓城县潘渡镇肉食品加工集中地一家隐蔽的厂房内,专案组以经销商的身份,目睹了假羊肉生产加工全过程:一间近百平米的简陋车间内,满地箩筐里堆满了肉块,几十名工人先将鸭胸肉削薄,叠起来放进模具中,放进冷库,冻好成型后,加外包装,最后放入纸箱打包。

  到此,专案组将假冒羊肉卷的生产黑幕彻底揭开。这些肉卷都是正规生产厂家利用法律法规盲区,生产含肉的混合卷,或纯鸭肉卷,冒充羊肉以高价销售。

  成本几块钱,卖给消费者四五十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彻底揭开了“挂羊头卖鸭肉”利益黑链。专案组还将掌握的情况通报给了假冒肉卷产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净化肉类市场秩序。今年春节期间,呼市工商局牵头的联合执法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动,严厉打击肉制品掺杂、掺假等行为,彻底清剿假羊肉制品。行动中,全市六部门查扣近30多吨假冒羊肉卷,取缔多家违法经营户。

  假羊肉卷的“油水”有多大?执法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厂家买一斤鸭肉要6块钱左右,加工成肉卷后从批发到零售可以卖到7元到15元不等,而这些成本只有几块钱的肉卷,最后在餐饮环节以一斤四五十元的价格冒充羊肉卖给消费者。(记者赵弘 通讯员李健 李永成)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