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市民反映,接到冒充邮局工作人员用语音提醒打来的电话,称寄的包裹“涉毒”需要调查。兰州市邮政投递局工作人员表示,邮政部门从不用语音电话和短信通知收件人,需谨防上当。
4月19日上午9时许,记者接到一个系统语音电话,说有个包裹在邮局,因为地址不详无法投递,并给了记者一个查询号码。记者拨通查询号码后,一名操着南方口音的女子称是兰州邮政局,问记者有什么需要帮助,并要求记者报上姓名。记者随意编了个名字,对方经“电脑查询”后称,一个从云南昆明寄来的包裹在通过安检时被查出有大量毒品和一张用记者名义(编造的姓名)开办的建设银行信用卡,并告知记者,案件已移交缉毒大队“刘警官”负责,还给记者提供了“刘警官”的联系电话。
记者随后打通“刘警官”电话后,一名同样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称,目前缉毒大队正在调查,并告知记者情况特别严重,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并询问记者有没有其他的银行卡,为配合调查,要冻结记者的账户,同时还要求将卡上的钱转至“安全账户”。当记者要求去他办公室,想当面了解情况时,对方立即挂断了电话。
兰州邮政投递局工作人员表示,包裹投递中发现违禁品,邮局将不予以投递,违禁品不可能到达收件地才被发现。同时,邮局只通过邮寄通知单通知市民领取包裹,没有短信通知和语音告知的服务形式。同时,邮局统一对外服务、投诉电话均为11185,不会是莫名的电话号码。
警方提醒市民:这种短信或语音告知的诈骗是诈骗嫌疑人利用市民害怕与走私贩毒案件牵扯到一起的心理,通过恐吓、诱骗等手段,引诱市民一步步地进入他们设计的骗局,市民遇到类似事情,需提高警惕,以防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