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维权导航

兰州:质监部门举行“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图)

时间:2012-03-13 15:47:55   作者:

省市质监部门举行“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检测台前市民忙“验货”

  作者:记者 蒋凌文/图

消费者在展板前仔细了解产品真伪的辨别方法

  据兰州日报报道  “你能帮我检测下我的这个玉镯子是不是A货?”3月11日,在省、市质监局举行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消费者拿着各式各样的产品围在质监工作人员身边,要求检测。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不仅设立了咨询台、检测台、投诉台,受理市民投诉和咨询,还通过实物图板的形式,向市民“传授”识别假货的方法。

  当日的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极大关注。早上10时,东方红广场宣传咨询服务现场已是人头攒动,消费者聚集在一个个咨询台前索要宣传资料,向专业人士询问相关问题。在市质监局展示的真假实物产品的展板前,执法人员从外包装、颜色、防伪标识上指导市民如何识别化妆品、洗发用品、食品、墨盒、细木工板等产品,并认真解答市民的咨询。

  实物检测人气旺盛

  配置专业检测设备的检测台尤其吸引消费者注意。“我在外地买了几件玉器,一直都不知道质量怎么样,刚才质监工作人员用专业的仪器

  帮我检测了,证实这些玉器都是A货,这下我心里可踏实多了。”检测台前,刘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买玉器只能踫运气,当日的活动给了她很大的帮忙。记者了解到,珠宝金银饰品的检测人气最旺,不一会儿就接受了30多人次的咨询和鉴定。现场的一位检测人员对记者说,由于多数消费者没有识别金银珠宝真假的能力,一些经销商便大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例如,一些经销商把人工处理的翡翠以天然翡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位检测人员提醒消费者,当前一些金银珠宝饰品的经销商往往会拿假的鉴定证书来糊弄人,因而千万要小心,特别是在旅游途中不要轻易购买这类饰品。同时,在购买时要看是否有省级以上质量检测部门的鉴定证书,并最好咨询核实一下是否有该款饰品的质检报告。

  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亟待提高

  “以后买产品要先看看质监部门发布的质量信息,看清楚是正规商品后方可购买,省得花钱买个不痛快。”一位消费者在活动现场听完省质监局

  发布的质量信息后感慨。现场,记者了解到相当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根本不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和QS、3C等质量标志,并且一旦遇到假劣产品时,他们嫌投诉麻烦,根本不到相关职能部门投诉维权。针对这种情况,甘肃省质监局政法宣教处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尽管在每年的“3·15”活动中,各相关职能部门都

  会开展大量的质量法规和消费维权宣传活动,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依然淡薄。

  另悉,在今年“3·15”活动期间,全省质监系统还将进行进商场、进超市、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的“五进”公益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服务下乡”活动。

  相关新闻

  41类产品合格率达到94.6%

  【本报讯】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省质监局发布了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等41类产品的抽检结果公告。这些产品合格率达到94.6%。

  据悉,去年我省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乳制品、肉制品、饮料、淀粉及淀粉制品等41种消费量大、发现问题多,以及节日期间热销食品加大了监督检验力度,全年共完成抽检10778批次,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达到94.6%,较去年上升4.11%。从产品抽样检验的总体情况看,总体质量状况稳定,乳制品、肉制品、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酒类、调味料、豆制品、糕点等食品质量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超过了年平均产品合格率。

  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产品是:蜜饯、淀粉及淀粉制品、含茶制品及代用茶。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