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省、市质监局在东方红广场举行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当天执法人员不仅受理市民投诉,还通过实物图板的形式,向市民传授识别假货的方法。同时,还免费为市民检测珠宝玉石产品质量,活动开始半个小时,就有七八位消费者得到了专家的现场咨询和免费检测。与此同时,在今年“3·15”活动期间,全省质监系统还将进行进商场、进超市、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的“五进”公益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服务下乡”活动。
选购食品别选太亮太白的
在活动现场,最显眼的是市质监局展示的真假实物产品的展板,执法人员从外包装、颜色、防伪标识上指导市民如何识别化妆品、洗发用品、食品、墨盒、细木工板等产品。
“我买的玫瑰花好像比这个要亮很多”、“我买卫浴产品时,导购总是问我要好的还是一般的,难道同一种产品质量还有区别”。面对市民的询问,执法人员一一做出了解释:“在选购食品时一定不要选表面颜色特别‘亮’的产品,太亮、太白的食品都是生产者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添加剂。”“商家是在误导消费者,我们买东西一定要看明码标价。”一位市民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当天,市民比较关心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建材、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方面。
买珠宝玉石要看“身份证”
昨日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计量研究院等20余个法定产品检验机构将实验室中的多件便携式检测设备搬到了活动现场,免费为市民检测产品质量。
一位市民将自己刚买的珊瑚项链送到技术人员手中。通过手电筒、显微镜等工具,一分钟后工作人员告诉这位市民,这串红珊瑚是用白珊瑚染色的,价格不应太高,否则就属欺诈行为,消费者应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随后另一位市民的一串红珊瑚手链也被证实是用同样工艺制成的,涉嫌以次充好。
10时23分,一位女士来到检测现场,一下拿出一串蜜蜡手链、两个新疆和田玉手镯让工作人员现场鉴定。工作人员仔细检测看后告诉她,除了黑玉的品质略微差点外,其他两件玉石品质都还可以。
在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告诉周围市民购买珠宝玉石时一定要看鉴定证书,要到正规商场购买并索要发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昨日,省质监局发布公告:去年我省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乳制品、肉制品、饮料、淀粉及淀粉制品等41种消费量大、发现问题多。从产品抽样检验的总体情况看,总体质量状况稳定,乳制品、肉制品、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酒类、调味料、豆制品、糕点等食品质量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超过了年平均产品合格率。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产品是:蜜饯、淀粉及淀粉制品、含茶制品及代用茶。
昨日,省质监局公布我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结果,2011年达到甘肃省质量守信AAA级企业条件的有1户、AA级企业条件的有16户、A级企业条件的有112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AAA级企业6户,AA级企业67户、A级企业234户。
今年一季度,省质监局组织省级质检机构,对我省35家生产经销农资产品企业的59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总体合格率为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