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确招商活动,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对外投资领域,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培育企业参与海外业务,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
加快“大通关”服务体系改革,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扩宽口岸开放和功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专栏3 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
1.出口企业培育工程。对重点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服务扶持措施。力争到2020年,培育年进出口过1亿美元的企业10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0家,全省外贸企业总数超过5000家。力争培育对外直接投资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力争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
2.出口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出口基地、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基地、新材料基地建设。打造和培育我省外贸出口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扩大外贸出口。力争国家级出口基地达到5个,各类出口基地年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以上。
3.服务外包促进工程。支持兰州软件园、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和发展。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做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培育2-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力争将兰州建设成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
4.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工程。加快建成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示范功能区,支持兰州市、定西市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基地,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协作、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销传播和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化创新服务三大平台,重点发展中医药旅游养生、岐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医药诊疗国际服务、中医药产品和药膳国际营销四类项目。
5.开发区示范工程。支持开发区增容、扩区、升级,推进开发区和东部国家级开发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建设向西出口商品基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利用境内外资金争取达到全省总量的40%以上,引进一批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入园兴业。
6.口岸开放建设工程。支持兰州、嘉峪关国际港务区建设,增设嘉峪关航空口岸以及兰州、武威铁路口岸,争取在嘉峪关、敦煌等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区和保税监管场所。争取马鬃山口岸复通。建设兰州中川机场航空果蔬和冰鲜产品指定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肉类指定查验口岸。加快建设武威木材进口口岸,申报兰州整车、粮食等指定口岸。推进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在兰编组整合,建设西部国际货物集散中心。
7.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工程。支持中甘国际在加纳建设特马工业园、全圣集团在白俄罗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酒钢集团在牙买加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加快津巴布韦工业集中区建设。
8.营销网络培育工程。支持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石集团在相关国家设立境外企业,构建国际化境外营销网络。加快境外商务代表处和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布局。
9.开放平台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兰州自由贸易园区获批。加快兰洽会转型升级,争取将兰洽会打造成丝绸之路上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经贸盛会。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网络服务平台。
|
11/47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