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沙漠里的“绿色银行”

时间:2013-05-23 09:46:50   作者:

   内蒙古新闻网  作为内蒙古人,我们曾拿阿拉善的沙漠开过玩笑:“白种人、黑种人到了阿拉善的沙漠都变成了黄种人。”沙漠始终是人们好奇又不敢触及的地方,那里几乎没有绿色。也有人把治沙调侃为“自杀”。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理会胡说八道的流言,一心扎根于沙漠,非要弄出点儿绿色不可。

  2002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子申加入内蒙古沙草产业协会,接触到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理论,眼界豁然开朗:沙产业将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可以提供近千亿元的产值;防沙治沙不仅要形成沙漠生物链,还要形成沙漠利益链,沙漠种植业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实践有了理论支撑,吴子申产生了靠沙发财的大想法,说干就干,在中国“肉丛蓉第一人”郭玉海教授帮助下,他跑到被称为中国秘境的内蒙古阿拉善一口气圈下50万亩沙地,他要让这片黄沙遮天、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全长上梭梭木、苦豆、白刺,然后从它们身上收割肉丛蓉、提取苦豆参碱发大财。“移栽一亩地梭梭木的一次性成本只要800元。从移栽梭梭木到收割肉苁蓉卖钱,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如果梭梭木、骆驼、肉苁蓉等沙漠生物链健全,维护成本和植物生长风险都很低,10年后,一亩地可以获益3万元,相当于在沙漠里种了棵‘摇钱树’,建了个‘绿色银行’。”吴子申充满信心。

  但是,当地人对吴子申的做法并不理解,他们认为永业公司的人是“一群傻子”,当看到吴子申搞完种植基地,又开始在沙漠小镇上建三星级酒店时,他们更纳闷了,“在黄沙吹满天的不毛之地建酒店,简直是疯了!”面对这样的指责,吴子申不动声色:“很多人并没有看到沙里淘金这一商机,也很少有人琢磨着吃第一只螃蟹,其实只要遵循沙漠王国的自然规律,当然还要拥有沙草行业的很多科学技术,800元变3万元就不是神话,而是事实。”他说。

  如今,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傻子、疯子”变成了当地人眼里的“能人”“沙漠奇人”。吴子申还把阿拉善的敖伦布拉格地区开发成了旅游区,以展示“西部梦幻峡谷”、“人根峰”和“圣女洞”,其独特的原生态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观被中外游客喜爱。

  同时,吴子申在敖伦布拉格镇还建起一座6000平米的三星级蒙古式主题旅游酒店,开展荒漠旅游项目,解决了政府接待、百姓休闲的难题。他还积极与旅游部门协商,把周边的旅游纳入到西部地区的大旅游线路之中,大大提升了这个荒漠小镇的名气,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如今,敖伦布拉格的景观已被列为国家沙漠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西部梦幻峡谷的预估价值已超过10亿美元。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