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带
企业出城入园:工业老城转型之路
随着兰州市四版总规绘就“跳出峡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以及将秦王川定位为兰州拓展城市空间的归宿,兰州这座昔日的重工业城市由此步入转型跨越发展快车道。3月25日,兰州市政府颁布《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推进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
1 “‘一五’期间,国家从战略发展考虑把兰州作为发展工业的大后方,在兰州布局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造就了兰州昔日的辉煌,而如今让这些大型企业迁往新区,无疑是对兰州市产业布局的一次重新洗牌……”
4月3日,站在兰石厂大门前,一座白色欧式办公楼依然保存着前苏联专家留给这座城市的痕迹。深入厂区,一座座灰色的砖混结构厂房,一段废弃很久的铁轨、几节破败的火车皮,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久远的历史。
整个厂区格外宁静,楼间的道路偶尔有车辆与行人出现,只有进入车间才能听到大型机械的轰鸣声。
此时,在车间里,一位头戴红色安全帽、双鬓略显斑白的技术员从一座大型机械上走了下来。“上世纪70年代,我就在兰石厂工作了。”老技术员回想起往事,不禁感叹:“那个时候的兰石厂,那可真是辉煌一时啊,当时兰石厂生产的石油钻机产量曾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与兰炼、兰化一起,一度成为兰州市享誉国内外的一张名片。”
“几天前,兰石厂整体搬迁至新区的事情就在厂区里传开了,起初我只是将信将疑,后来看到媒体的报道后,才确知此事。”作为一名从事机械工程数十年的老技术员,他由衷地希望兰石厂越来越好,厂区的整体搬迁改造对于兰石厂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更是新的机遇。
“如果厂区搬迁之后,厂里的机械设备能完成一次更新换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位在操作吊装机的中年技术员起身说,几十年过去了,兰石厂很多机械设备已严重老化,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
上世纪50年代,“一五”期间,国家从战略发展考虑把兰州作为发展工业的大后方,在兰州布局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造就了兰州的辉煌,如今让这些大型企业迁往新区,无疑是对兰州市产业布局的一次重新洗牌,也可以说是兰州又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2 “综合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与机遇,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乃是企业可以继续前行的最佳途径。”
4月3日中午时分,当记者步入青岛啤酒甘肃农垦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一缕清新的麦香从鼻尖滑过,不远处便是青岛啤酒的加工基地。据了解,青岛啤酒甘肃农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兰州啤酒厂”,1996年破产清算,1998年被甘肃省农垦集团联合其所属五家企业共同出资收购,1998年4月22日组建成立了“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制约青岛啤酒甘肃分公司发展的主要有物流、环保及设备老化三大因素。
公司厂区位于七里河区武威路,附近狭窄的路面及拥堵的交通状况,使公司运输车辆无法顺利出入,物流通道不畅,直接影响着工厂的正常运营。同时,由于公司位于市区,周围被居民区包围,污水处理厂、锅炉房、发酵车间、配电室等紧挨居民楼,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此公司曾多次斥资修缮,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公司成立已有半个多世纪,地下管道锈蚀极为严重。
面对此次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公司总经理石守君表示:“青岛啤酒作为一个大型企业,搬迁改造可以有效地减少部分大气污染及水源污染。从长远发展看,作为国家啤酒业的领头羊,企业需要拓展市场,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青岛啤酒甘肃分公司是中央及省属企业中第一家与新区达成搬迁协议的公司。目前公司在新区的选址工作已结束,今年3月正式投建。根据规划,青岛啤酒甘肃分公司将投资62亿元,在新区新建一个实际占地达350亩的厂区,年产规模将达到40万吨。据介绍,该公司将于2014年6月正式进驻新区。
3 “此次‘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企业中,包括兰石厂、兰州石化、青岛啤酒、佛慈制药等多家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搬迁改造,将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
兰州市实施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的意义何在?将有哪些企业需要进行搬迁改造?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究竟将如何具体实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一探究竟。
在兰州市工信委规划发展处处长田水清看来,企业出城入园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方面,大型企业搬往新区,可以进一步带动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促进近郊四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新区宽广的空间可以为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快速改造升级、转型扩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大型企业迁出旧城区后,可降低近郊四区的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腾出来的地方可以发展商贸、物流、旅游、科技及现代化服务业,从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据介绍,此次“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企业包括兰石厂、兰州电机厂、兰州石化、青岛啤酒、佛慈制药等多家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搬迁改造,将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田水清表示,依据《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将对近郊四区有污染、耗能高和运输量大的企业,率先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以此来缓解城区污染、交通压力。同时,对兰州市城市规划调整了土地使用性质的企业,必须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但无论如何,通过搬迁改造,都要使企业扩大规模,促进企业的发展转型、节能降耗。
按照《方案》,此次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将力争利用5年时间,有序地推进近郊四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并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计划2013年、2014年将分别启动实施69户、31户,共计100户主要企业的搬迁改造。
目前,兰州市各相关部门已组成兰州市“出城入园”指挥部,将负责企业出城入园改造项目的政策制定及全面协调工作,兰州新区管委会将负责“出城入园”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的落地建设工作。为鼓励企业尽快“出城入园”,兰州市政府还出台了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的,将对领导班子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企业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对企业领导班子给予50万元的奖励等优惠政策。
据了解,截至目前,企业“出城入园”项目已有25户完成了新区的选址工作,其中17户已经开工建设,基本建成1户;16户企业正在进行选址工作;另外3户企业则正在向新区推荐,随时准备进驻新区。
4 “怕就怕,该‘出城’的没出去,该‘入园’的没‘入园’,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
“关于‘出城入园’一事,企业早在2010年便有此打算。”兰石集团副总经理王安祥说,2010年,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曾前往安宁、彭家坪等工业园区进行考察,但因种种原因无果而终。此次“出城入园”,无论是从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未来石油装备的追求,都是企业转型跨越、产能结构提升的一个重大机遇。同时,当西客站建成之后,七里河区的格局势必发生重大变化,其配套景观大道的规划,也使得兰石厂的搬迁势在必行。
既然“出城入园”对于企业有诸多益处,为何兰石厂却迟迟未能搬迁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安祥解释说,“对于一个占地面积近1500亩,生产制造重型石油化工机械的大型企业,一旦需要搬迁,就必须要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考虑是否搬得动,搬得起,搬得好……如此一来,维持职工的正常生活出行、企业的正常运转、新厂区的建设及老厂区的规划,都是搬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其讲,目前“出城入园”,在土地融资等方面的政策还缺少可操作性的细则,“我们现在只能未雨绸缪,为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员工的生活保障多做考虑。”为此,王安祥希望兰州市城建、规划、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能尽快制定相关细则,让企业打消后顾之忧,加快企业搬迁步伐。
“从大的范围来看把新区作为产业聚集区,而河谷地带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这样的布局是合理的。因为河谷地带更适宜人居,应该发展高端的服务型、高科技型的产业才能更符合河谷地带的土地价值。通过产业转移、城市功能的转型,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正确的路子。”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张岭峻这样认为。
“怕就怕,该‘出城’的没出去,该‘入园’的没‘入园’,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张岭峻认为,兰州市四版总规也已出台,但企业“出城入园”难度依然较大,要想让“出城入园”的《方案》不走样,就得坚持按规划严格实施。
记者石玉龙刘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