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青海洋姜从咸菜到菊粉的蝶变

时间:2012-11-19 11:14:19   作者:

青海新闻网讯 ●世界第一条菊粉生产线

  洋姜,学名菊芋,外形和生姜有些相似,我省海东地区的农民偶尔会种植一些,用来腌制咸菜,但种植面积不大,所以在青海,洋姜连农产品都算不上,不少人说,“种了也是自家人吃”。

  但据业内人士介绍,洋姜实际是个宝。通过生物高科技加工提取后,洋姜可以加工成一种叫做菊粉(学名果聚糖)的产品,菊粉是近十年来国内外市场上应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天然食品配料、饲料添加剂或医药原料,已成为风靡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低热食品、高膳食纤维食品、功能食品等的重要功能配料。

  几年前,一家从事菊粉生产的生物高科技项目企业——青海威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落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及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专利权的第一条菊粉生产线。

  ●带动农户致富

  几年后的今天,在青海威德的厂区里,堆满了海东地区农民家里种植的洋姜,运送洋姜的货车还在不断地向这里赶来。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除了在海东地区流转来了一千二百多亩土地作为洋姜种植基地外,还要从民和、化隆等五个县的农户手中收购五千多亩洋姜。“公司采取订单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很多老百姓都跟着我们一同致富。”

  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海东地区由于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和土壤条件,是最适合果糖聚合的,所以,种植出的洋姜产量高,含糖等有效成分高,品质极佳。民和的洋姜种植户李善友说:“这东西(洋姜)原来自己家里都不种,直到和这家公司签了合同才敢种,没想到种出来后,每亩地竟然比原来种小麦时多收入了两千多块钱!”

  ●市场供不应求

  青海威德公司的总经理黄振华介绍,现在他们已经把由青海洋姜加工成的菊粉出口到了欧洲、美国等地。由于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菊粉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看着厂区里堆积如山的洋姜,黄振华介绍,这只是今年收购总量的四分之一,还有大量的洋姜将从海东运来,总量将达到一万多吨。

  尽管如此,企业对洋姜的需求量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公司另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原料缺口依然在一万吨左右,“没办法,这东西在世界上太好卖了,只要生产了,就会有客户来订购。”目前,全世界对菊粉的需求量大约在50万吨以上,而总产量却只有二三十万吨而已。

  ●菊苣试种成功,企业农户双赢

  今年以来,青海威德公司在省经委等各级部门和园区的帮扶下,获得了多次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效益也越来越好,为此,企业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黄振华介绍,企业从法国引进了一种叫做菊苣的作物,能够替代洋姜作为生产菊粉的原材料。菊苣亩产量要比洋姜高,而且含有的有效成分也更多,是作为原材料的理想作物。农户种植也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试验来自法国的菊苣能否在青海的土地上生长,今年,青海威德公司试种了菊苣,令人惊喜的是,试验就取得了成功,菊苣同样能够在青海大地上生长。黄振华说,公司明年准备把这种优良作物向广大农户推广,“现在菊苣的种子还只能从法国引进,由我们引进后向农户推广。”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