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国企跨国并购活跃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当务之急

时间:2012-10-26 09:10:53   作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王勇,掌管超过20万亿元央企资产的国资委主任,一直被外界视为“国务院各部委里最富有的掌门”。

  昨天(24日),一向低调的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再度引发了备受关注的“国企话题”。国企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改革如何继续深化。

  不久前,潍柴集团斥资7.38亿欧元获得德国凯傲集团25%的股权和林德液压75%的股权,成就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并购案,也成功打破了国外对液压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作为潍柴集团一把手,董事长谭旭光百感交集,在经济的浪潮里中国企业已经学会了潜水、游泳甚至是冲浪。

  谭旭光:经济萧条的时候,对于优势的企业都是一次战略重组和整合的机会,而且经过了每一轮的重组与整合,都会实现之后的一次更大的飞跃和跨越,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的一个战略机遇实施“走出去”。

  最近两年,大型国有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舞台上异常活跃,国资委主任王勇坦言,国家就是要放这些企业在大江大海中茁壮、成长。也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力量。

  王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代表国家实力,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竞争。

  虽然在一系列的并购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寄希望以此获得核心技术就显得过于单纯。在你死我活的国际市场,金钱是买不来核心技术,特别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王勇承认,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

  王勇: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还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不少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

  王勇鼓励自己麾下的国有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出中国自己响当当的世界品牌。

  有人看到了硬币的另外一面,他们认为,技术研发的落后是因为国企更喜欢把精力投放在又稳又快的赚钱项目上,甚至靠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垄断经营。王勇发下豪言,国有企业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政府的儿子也要到市场上“讨生活”。

  王勇: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继续完善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特殊行业的改革措施,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加快推进铁路、邮政和盐业等企业的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王勇在报告中点名了多个垄断行业。此前就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赚钱,靠的就是把持大量的资源和维护好与政府的关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还是要一步一步解决。

  辛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过多介入到企业的微观运行环节,这一点是很不利的。我们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实有很大一块工作就是让政府脱离对企业具体经营的指挥,应该说这一方面改革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客观上存在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或者当成自己的一种可支配的资源,这种观念是需要改变的。政府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扮演了一种出资人的角色,但政府作为出资人角色的扮演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在企业具体经营、运行过程中间事无巨细地去发号施令,这一点恐怕是我们未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承认存在的问题,并不意味磨灭作出的贡献,但是王勇恳切地表示,国企对社会贡献是巨大的,他列举了一系列数字。

  王勇: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万亿元,上缴税金3.45万亿元,分别约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

  辛鸣表示支持:国有企业在国家现阶段的发展中仍不可替代。正是因为如此,国有企业更应该通过自身改革,释放更多的活力,为自己做大做强,也为整个国家经济贡献更多。

  辛鸣:但是我们也一定要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国有企业的运行,它跟政府保持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良性的一种关系,这是必要的,不能借口说我们进行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那么就完全切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中国社会目前的国企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良好的政企关系恐怕还是必要的。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