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铜仁:加快工业提速与转型

时间:2012-09-05 15:38:06   作者: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

  要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

  “三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动力,要通过工业化提升全省经济实力。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我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深入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在工业化进程中,该市不断扩张规模、完善质量。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2亿元,工业占比首次超过农业。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9.4:26.1:34.5调整为27.9:29.0:43.1。

  今年1至7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0亿元,实现增加值37.1亿元,同比增长20.2%。

  农业长期独大的铜仁,走上了工业提速与转型之路。

  农业大区的困境

  铜仁曾是我省清末“洋务运动”的发端。

  早在110多年前,外商英法水银公司就进驻万山,它在攫取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工业文明的薪火并未成燎原之势。长期以来,铜仁总是以传统农业大区示人,在全省的工业大盘中,仍属最小的“弟弟”。

  “十五”期末,铜仁奠定了以冶金化工、烟草、能源为主的工业体系,但因基础薄弱,加之内生动力不足,工业经济的总量依然偏小。

  2007年,该市生产总值仅为179.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39.4:26.1:34.5。工业的短腿,迟滞了铜仁的发展。

  2008年,铜仁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随即确立了“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提出大力建设“乌江特色产业带”和“玉、碧、松工业经济带”。

  打牢工业发展基础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铜仁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就是脆弱的基础设施。近年来,该市抢抓一切机遇,加快了水利、交通、电力和以工业园区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思南至剑河、铜仁至大龙、杭瑞高速铜仁段相继开工。去年底,沿河至德江、松桃至大兴两条高速公路同时开工。总里程达488公里。

  据悉,铜大高速、杭瑞高速大兴至江口德旺段今年将建成通车。上述公路全部建成后,该市将实现高速“县县通”,并与市内外的4条高速联网,形成沟通南北、衔接东西的便捷交通枢纽。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条件。

  该市还联手湖南湘西自治州和首都机场集团,共同对机场实施改扩建、新增航线和航油补贴。积极发展乌江水运、铁路,以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12个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去年,该市坚持“建园区、引项目、抓调度”三措并举,园区征地2468亩,开工基础设施项目83个,完成投资35亿元,引进落地产业项目172个,完成投资66.3亿元。

  今年1至7月,该市开工产业项目270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105个,其中,已有129个项目建成投产。据省统计局数据表明,该市完成工业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130.9%。

  据悉,今年8月至12月,该市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计划投产工业项目有48个,预计完成产值4.5亿元。

  工业快速发展

  乌江沙坨电站,工程建设进入尾声,首台机组转子吊装成功,不久将发电。此前,华电集团大龙发电公司一期工程和乌江思林电站投产。

  “两水一火”的能源工业建成,该市电力总装机近300万千瓦。在黔电板块中,铜仁实现了“东部崛起” 。

  今年7月履新的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最近在密集的调研中提出:铜仁的差距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今后,全市要紧扣我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及工业化和城镇化主战略,乘势而上加快新型工业的发展,积聚各种要素资源,既抓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又要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新型工业项目,以此来扩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质量,做大做强新型工业,促进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沿着201省道规划、建设的“玉碧松”工业带,以玉屏、大龙、万山、碧江、大兴和松桃为节点,密集了6个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的工业走廊:

  玉屏承接转移产业园。当地主动对接和承接了中东部地区的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其中,山东华群集团投资50亿元开建了年产100万吨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线及配套项目,该材料可取代传统的木浆纸,市场前景好。广东必登高鞋业皮具公司投资5.2亿元建皮鞋、皮具和服装生产线。

  因为汞矿枯竭,汞都万山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了工业的奋力转型。该区工业已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去年来,引进了湖北宜化、银泰铝业、远盛钾业等公司。

  据测,到2015年,该区工业总产值将达100亿元。

  以往,因为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条短,该市的工业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去年来,该市着力引进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大力发展锰锂动力电池、锰铝合金等新能源、新材料和低汞触媒、钒触媒等精细化工产业,其中,锰锂电池项目是全省首家第四代锂电池生产项目,填补了我国大规模生产高质量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空白。

  积极进行科技攻关。万山区引进的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采用低温分解法生产钾肥中试取得成功,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攻克了不溶性钾资源的开发利用难题,将让“沉睡”地下的50亿吨钾矿由“顽石”变“宝玉”。

  此外,贵州恩纬西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ED一期工程、松桃玖鑫鞋业等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也相继投产。其中,前者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全部建成后总产值可达30亿元。

  去年,铜仁市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一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9.4:26.1:34.5调整为27.9:29.0:43.1。工业快速发展,助推了该市去年在全省实现增比进位。

  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在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说:“近年来,铜仁工业成就显著,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工业体系不健全,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中度不高;另一方面,工业结构不合理,高载能产业占比大,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铜仁工业转型样本 

    贵州中伟:建成西南最大玻璃制品商

  技改让企业起死回生

  2004年,湖南中伟控股集团入黔,收购了一公司在大龙开发区的焦炭业务。随后,投入6000万元进行技改,年产冶金焦40万吨,主要供应湘、粤两家钢铁厂。

  因为煤炭主要来自山西、河南等省,距离远、物流成本高,公司一年亏损2000多万元,被迫于2006年初停产。

  鉴于周边布局有众多铁合金、化肥、电石企业,公司改为用贵州产的原煤生产化工焦,这既能大大缩短原材料运距,产品又能就近供给周边企业。2008年,公司得以起死回生。

  然而,由于节能减排等原因,国家近年来提高了焦炭行业的准入门槛。公司产能小,再次面临生死考验。

  以往,公司生产焦炭的富余焦炉煤气都当作废气排放,而该“废气”却正是生产玻璃的最好燃料。公司通过技改,将富余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既延长了产业链条,又增加了附加值、保护环境。而更为重要的是,技改让公司存活了。据悉,将这些“废气”回收利用,公司每年节约标准煤4.3万吨,至少可“捡”回3000余万元。

  建成西南最大玻璃制品商

  2010年底,公司着手再次技改,拟投资建设“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生产玻璃制品及配套项目”。

  去年5月28日,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投资额1.2亿元,年产4万吨玻璃制品。当年11月,该生产线投产,日产玻璃器皿30万只。公司成为西南最大玻璃制品商。

  近日,贵州中伟投资集团执行董事邓正明说:“产品销路非常好,月销售额有800万元”。今年,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二期工程,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玻璃灯饰、工艺品和玻璃容器。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将增至10万吨,年产值达6亿元。目前,二期工程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建好,正在安装设备。此外,公司还配套建设了纸箱包装设备厂,年产2亿个包装纸箱。

  建巢招商成效明显

  贵州中伟的龙头积聚效应已经显现。目前,已有沿海的灯具企业转移而来与之对接,形成产业链。

  今后,贵州中伟将为它们订单生产初级品,完成二次加工后,部分产品将进入世界最大的灯具制造基地——中山市,从而把“贵州造”销往世界各地。

  今年,该公司联手大龙开发区属下的汇源开发投资公司进军工业地产,双方共同出资组建大龙中汇投资公司,建设大龙湖南产业园。据悉,贵州中伟的出资比例占80%。

  目前,产业园主要由贵州中伟招商。邓正明说,湘黔毗邻,在贵州投资,客商能够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大龙开发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很多湘商都愿意落户。

  该园区主要发展打火机、皮具箱包、电子产品及精细化工等产业。由湘商投资的大龙金顺压电公司一期项目已投产,年产打火机核心部件——压电产品20多亿只,其份额占国内市场的三成,在它周围,积聚了4家打火机企业。

  目前,产业园还与7家企业签订入园合同或意向协议。

    铜仁工业转型样本

    银泰铝业:加快“从锭到品”的转化

  由浙入黔

  “银河铝业公司从浙江到贵州,是我们前期探路坚定了它的信心。”近日,铜仁和泰茶业公司董事长黄平说。

  2010年,浙江银河铝业公司在和泰的穿针引线下,来到昔日的中国汞都——万山。两者共同出资成立了贵州银泰铝业公司,投入10亿元兴建年产15万吨铝制品加工项目。

  2004年,茶商黄平从浙江来到贵州,跑马圈地承包5万亩茶园,分别在万山和湄潭建成了年产1万吨的精制茶叶加工厂,年出口茶叶2万吨左右。

  银河铝业董事长王奕新也曾遇到与黄平相似的发展困境。他说:“受电力、土地、人力等要素制约,公司一直难以在浙江嵊州实施大规模扩张。”

  于是,在好友黄平的指引下,银河铝业把目光对准了电力相对宽松、用地条件较好、人力成本相对较少的万山。

  铝锭大省的商机

  长期以来,贵州都是铝锭生产和输出大省,大量优质铝锭被省外企业加工利用产出附加值更高的铝制品。

  主营铝板、铝带和铝箔加工的银河铝业,就是众多的受益者之一。每年,公司都要从贵州购进大量铝锭,然后再把成品由嵊州发往广东、江苏等各地的家电企业。

  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曾在白云区调研铝及铝加工基地时指示:贵州省要加快耐热高强韧合金“从锭到品”的转化。

  近年,在白云铝工业基地,这里正在建以铝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园。园区以中铝贵州分公司为依托,积聚了多家实力强、规模大的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而在400公里外的万山,银泰铝业也在与我省的这一工业支柱共振。中铝公司生产的铝锭,是铝板和铝箔最好的原料,在贵州就近加工,不但能够获得充足的铝锭,并节约大量物流成本。

  因为汞资源枯竭,万山区在国家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实施转型,新材料被视为该区的工业支柱。黄平说:“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政策鼓励下,银泰铝业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多商业机会,将会成长为贵州铝产业中的标杆企业。”

  银泰速度

  银泰铝业公司的铝制品加工项目位于万山区老山口。项目占地200亩。

  8月28日,记者看到,昔日的几个大山头已全部被铲平,变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式厂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年产铝板10万吨,二期工程年产铝箔5万吨。分别用于高档家电的面板和食品包装等。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亿元。一期工程的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好,正待完善电力设施,近日将投入试生产。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32亿元、税收1.8亿元。

  浙江嵊州银河铝业生产的铝板销路较好,另外有近80%的铝箔产品出口。利用银河铝业的销售渠道,银泰铝业已经接到国内外几大家电巨头的铝板订单。

  黄平说:“银泰投产后,将有力助推贵州这个铝锭大省向铝制品大省转变,丰富全省铝产业链条。”   

    中伟投资公司已投产了6条生产线,日产玻璃器皿30万只。   

    江苏雨润集团在碧江区投资兴建的肉类加工生产线。  

    铜仁“两水一火”的能源工业形成后,总装机近300万千瓦。图为乌江思林电站。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