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久居乡下,曾持有一偏见:端午节是一乡土民俗,城里人不过端午节。
后来入城读书、务工,逐渐矫正认识。提醒我端午节到来的,除了超市里包装精美的粽子、小区旁边水沟里的龙舟大赛,还有网上关于端午节应该放假多少天的争论。然而,超市里的粽子虽美,终觉得没家里自己包的好吃;小区边的龙舟赛虽热闹,也没有儿时父辈们的江河龙舟赛好看。在记忆中,端午节就是这样好吃又好玩的日子。
如今端午节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真正的端午民俗并不是商业上的华丽包装,也不是形式化的节庆文宣。这一期,我们搜罗各地端午民俗,抛开表面上的文字追忆和文字宣传,带你亲身去体验真正的端午民俗。不管你是缅怀、重温,还是凑热闹与猎奇。
划龙舟,是端午节不能少的项目
端午民俗游之增城
端午节,原来并非吃粽子那么简单。在我国,端午的缘起可一直追溯到先秦时代。作为这么一个源远流长的大节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创造了缤纷多彩的民俗活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民俗,都与“端午”的天气有关,农历五月气温骤升,为了身体健康,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降温”,于是先人们用兰草水沐浴、用菖蒲水洗头、喝雄黄酒、吃粽子等方式,驱邪保健,让身心趋向平和、和谐。端午提倡“休息”或“娱乐”,于是,逐渐形成了在当地出外行走、回娘家归宁,亲戚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等传统习俗。
民俗细节
龙舟景请来四方朋友共庆
“端午节”是一个大的概念,在增城各村中,最重要的活动为“龙舟景”。这是邀请邻村及各地的亲戚朋友一起欢度节日的活动,当地人称为“招景”,即是邀请、招来的意思;相对应的活动便是“趁景”,即被“招”来的亲戚朋友作为客人前来观看龙舟赛、吃龙舟饭等。
过来“趁景”的客人都要带上礼物,多数也是划着龙舟而来,将礼物悬挂在龙舟头上,有些时间匆忙的朋友,将龙舟划到岸之后便把礼物放下,便再划龙舟“扬长而去”;有些则上岸到祠堂里吃一顿龙舟饭。
比赛更多的是为了荣誉而战
龙舟赛关乎友谊更关乎荣誉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龙舟赛,村民们称之为“斗标”,多数是二三个村举办“友谊第一”的龙舟比赛,这关乎一个村的集体荣誉,因此每年的比赛都非常激烈。不同的村比赛亦不同,比如“沙角村”的龙舟比赛规模庞大,当地村民十分重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少年龙舟队”,下一代人自发参与。
看龙舟赛时特别需要提醒的细节是,看龙舟的龙须。岭南的龙头各有不同,龙头是根据各村敬奉、崇拜的神来定的,龙舟的称呼也因此不同,如洪圣威龙、天后神龙等,特别反映在龙须的颜色上。一般来说有白须、黑须、红须,比如说北帝是黑胡须,信奉北帝的村,其龙舟头一定是黑胡须。
制作龙船饭
龙舟饭游客也可成为座上宾
“龙船饭”也是端午节的重要话题,这要视乎每个行政村的村委之重视程度,比如“瓜岭村”,“龙船饭”做得非常热闹,一般都在祠堂举办,说白了就是“炒饭”,里面有鱿鱼、木耳、虾米、糯米饭等,属于高热量、“耐饱”的大锅饭。当天,村委会请几十位村民到祠堂操持做饭,一般都在20桌以上,除了参与龙舟赛的选手,主要还是招待前来“趁景”的亲戚朋友。当天到村里观看龙舟赛的游客,也会被盛情邀请成为龙船饭的座上宾。
年度看点
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广东省境内的东江流域便开始响起龙舟赛的锣鼓声。这是民间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民俗,端午龙舟赛尤为特别。
每年每个村落的“龙舟景”时间略有不同,是根据东江潮水上涨的时间来确定的,比如2012年增城各村龙舟景的时间分别为:五月初一瓜岭村,初五大墩村,初十沙角村等。
联游线路
线路一:看了龙舟赛摘荔枝
到增城新塘镇沙角村,沙角村坐落在东江流域新塘上游支流的一个小岛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令其有着悠久的“龙舟历史”,村民赶集以划农艇代步,因此当地龙舟赛总能获得好成绩。沙角村的“三月红”荔枝较为驰名,有近400年的种植历史。因此,到沙角村看龙舟赛的话,推荐联游荔枝园,采摘新鲜荔枝。
线路二:看了龙舟赛赏瀑布
广州出发,经广园高速路到新塘,在新沙路口下高速路后左行约20米,即到达瓜岭村。游瓜岭村,看龙舟竞渡,游水上碉楼,或到白水寨登高观瀑。
吟诗作,祭屈原,游江招魂归
端午民俗游之秭归
说起端午民俗,湖北的秭归县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地方。秭归是战国著名诗人屈原的故乡,一般认为,这里也是端午习俗及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在端午节前后来到这里旅游,可以领略最原始的端午习俗,了解古老的端午文化,参与热闹的端午纪念活动。
屈原像
民俗细节
古老的“游江招魂”荡人心魄
千百年来,划龙舟一直都是秭归最大的群众性集会。每年端午的龙舟竞渡前,在秭归都要进行游江招魂仪式,这也是秭归的龙舟竞渡与别处的最大不同。
端午节那天的清晨,成千上万名秭归儿女会身着素服,在长江边聚集。颜色各异的龙舟在江中缓行环游,两岸的群众高声朗诵楚辞《招魂曲》:“我哥哟,回哟嗬,听我说哟,嘿嗬哟!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随后,一艘花船载着由演员饰演的屈原妹妹“屈幺姑”,从峡江深处缓缓驶出。一条龙舟带着“屈原”,出现在江中。十余艘龙舟会迎面驶来,这些龙舟代表着寻找屈原的父老乡亲。“屈原”饰演者大声朗诵诗歌,随后三声集体童声“我哥回”响起。接着,龙舟划手开始抛撒肉粽。岸边的大鼓方阵开始敲响,观众开始呐喊……巨型龙舟在花船的率领下、在众龙舟的簇拥下划向远方。在这个仪式结束后,才会正式开始龙舟竞渡。
观赏龙舟竞渡的最佳位置是秭归木鱼岛港湾,这里离三峡大坝只有1公里,每年的“游江招魂”仪式及龙舟赛都会在附近的江面上进行。
农民“骚坛”诗会颇有趣味
在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起于明清时期的农民诗社———“骚坛”都要举行诗会来纪念屈原。“骚坛”成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诗会的诗歌内容以凭吊屈原、讴歌时代为主题。端午节前后,乐平里总要举办一次诗会,这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文化景观。农民诗人们相聚屈原庙,他们用当地的土腔土调吟唱着自己的诗作,以骚体诗凭吊屈原。场面热烈,颇有趣味。
公祭屈原并求五谷丰登
从南北朝开始秭归就有了由官府出面组织端午祭祀屈原的历史。在婉转凄切的鼓乐箫声之中,主祭祀者诵读歌颂屈原美德的祭文,百姓则依次向屈原塑像叩首焚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此之外,秭归的端午习俗还有悬挂艾蒿、菖蒲,饮雄黄酒,免受虫蛇伤害;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保安康等等。
年度看点
今年端午节期间,秭归将举行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文化节以“屈子心·爱国情”为主题,将举办“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纪念晚会、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作家看城市——屈原精神与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论坛、“诗在民间——湖北秭归2012端午诗会”等五大主题活动。
联游线路
到秭归旅游,可与三峡大坝、九畹溪漂流等地联游,大概需两天时间。第一天,到九畹溪漂流风景区、逛屈原故里风景区,第二天,游三峡大坝,看秭归城等。
攻略
交通:从广州坐飞机前往宜昌,再转乘汽车前往秭归。
美食:秭归的风味小吃有凉虾、风味腊肉等,端午节前后还有秭归肉粽。当地特产则是秭归桃叶橙。
住宿:秭归住宿业发达,推荐住在秭归大酒店,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