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3月22日《经济日报》)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亩均水资源量也仅为世界的1/2,全国60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解决中国水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基于此,我国通过顶层设计,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加强用水监控、推进水价改革,实行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目前,我国节水水平已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水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严重缺水,而且水资源分布也极为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缺水。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有资料显示,中国农业每公斤粮食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至3倍;工业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城市水网管老化导致的跑、冒、滴、漏现象使水的损失率达15%到20%。
在现实生活中,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至25立方米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推进全民节约用水,是一种生态文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需要靠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及部门,在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率先垂范。每个市民,要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