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黄河评论.丝路话语】小区刷脸要上传房产证 有这必要吗

时间:2020-12-25 11:46:27   作者:郝冬梅

 12月22日,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南都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在会上发布了《移动端人脸识别应用合规报告》。报告显示,四成被测应用(包括App、小程序和公众号)的隐私政策透明度处于较低及以下水平,学校管理、商业零售类应用的透明度平均分最低,甚至有商场欺骗诱导用户“刷脸”;部分小区门禁App明文传输人脸照片、房产证、租房合同等敏感信息,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12月23日《南方都市报》)

  从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一审宣判到售楼处暗中使用人脸识别,从北京推出人脸识别垃圾桶到东莞公厕停用人脸识别供纸机,过去一年中,人脸识别应用正在经历越来越严格的公众审视。但是,即便是如此之下,依然还是存在着“刷脸乱象”。比如调查报告里显示:有的小区实施门禁刷脸,要求上传房产证和租房合同等敏感信息。

  表面上看,要求上传房产证和租房合同等信息是为了安全管理,比如上传了房产证,就能证明你是这个小区的居民。比如上传租房合同就能证明你在小区居住的合法性。但是,不能用“教条的管理”间接侵害了“住户的权益”。隐私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就拿房产证来说,这个证件绝对是涉及个人隐私的,财产信息也是个人隐私。

  最为关键的是,实施小区门禁刷脸,索要房产证不是唯一的办法,也没有必要。大家在小区购买房子的时候,进入小区居住的时候,都已经在物业公司进行了备案,是不是这个小区的居民已经能够证明,只要在录入数据时,在“网络之下”检验核对就可以了。因此,上传房产证是多此一举。而且,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对于实施“刷脸的单位”来说是有义务的,这些信息保护不好,一旦泄露出去,需要承担责任。这种情况下,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还是应该坚持“适可而止”的工作态度,要尽量减少不必要信息采集,以免给自己造成麻烦。

  还需要知道的是,一个房产证未必就能证明什么。过度对“个人信息的依赖”本身就是一种懒汉思维。难道为了加强管理,你能要求人家上传离婚证、老人证、学生证、残疾证?把这些证件都上传了,就能确保安全了?就能高枕无忧了?小区的安全,是依靠到位的管理,到位的监督,到位的巡逻实现的,比如小区里发生的治安案件,有几个是“刷脸进入”的,不都是“翻墙而进”的吗?

  类似的问题,在学校管理、商业零售类应用中同样普遍存在:学生、顾客的人脸照片由老师、商家收集,作为个人信息主体的学生、顾客并未作出授权同意,甚至对个人信息收集毫不知情。这样的信息收集与共享行为,显然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告知和知情同意的要求。而即便是“告知了”也不该是“想要啥就要啥”。小区刷脸要上传房产证,病态的“索证”病症得治。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