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反对行业垄断。”“处罚不是目的,警醒企业整改才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阿里、阅文、丰巢三起未依法申报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2月23日《经济日报》)
这是在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后,对互联网企业开出的首张反垄断“罚单”。而除了“罚”,更在于释放对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监管一视同仁的强烈信号。加上此前的《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已将互联网行业作为下一步进行反垄断执法的重点领域,互联网行业将迎来反垄断强监管时代。这警示相关企业,互联网行业不是反垄断法外之地,所有企业都应当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律法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停止垄断经营行为,以期规范竞争秩序,保障市场活力。
就事论事,根据《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达到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应当事先向市场监管总局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虽然上述三起案件严格来说,并不涉及实体上的违法,但都属于相关经营者违反法定申报程序自行其是,因而受到处罚。不仅罚款额和罚款幅度合法合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范围,提醒互联网企业不要试图通过营造相对封闭的生态影响竞争秩序和排挤、打压竞争对手,获取高额利润,而要通过实现自身转型,以改革和创新的姿态拥抱新业态。
举一反三,随着《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问世,以及《反垄断法》修订后处罚金额的增加,这既是对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码,彰显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的决心,也需要互联网企业将反垄断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来考虑。要知道,别说出现明显的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经营行为,今后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只要达到了《反垄断法》和国务院的申报标准,即营业额的标准和控制权的标准,就一律要依法合规进行申报。否则,就属于违规违法,就可能因之“摊上大事”,受到相应的处罚。
说到底,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不利于市场竞争,损害公平交易和消费者权益的企业行为,监管之手就要强硬起来,以“零容忍”的态度对此坚决说“不”。互联网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护航,需要遵规守法。只有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违规违法必究,互联网企业经营创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