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日前,甘肃省研究制定出台《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据介绍,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措施》在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等10大方面,推出49条针对性举措。(8月31日每日甘肃网)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面。从这次出台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含金量来看,可谓真金白银、干货满满,而且非常契合甘肃发展需要和实际。特别是在企业市场准入方面,甘肃省向民营企业开放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对于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大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热词,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以5G为代表的新经济催生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特别是数据储存和处理的大数据中心建设。甘肃在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风能、太阳能等,使得甘肃成为电力能源大省。电力则是大数据中心运营的一项长期成本。
因此,甘肃开放通讯、电力等行业让民营资本参与,降低电力使用成本,会让国内互联网企业到甘肃投资落户。一旦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甘肃布局覆盖西北五省区乃在更广局域的大数据中心,就会推动甘肃主攻的十大产业发展,特别是有助于盘活甘肃富集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甘肃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49条措施,开放通信、电力等,不仅惠及通信、电力等产业,更对风能、太阳能等产能带来实实在在利好。
要致富,先修路。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西部省份正迎来新基建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轨道、高铁、机场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将会更大。轨道、高铁、机场等影响一个地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背后就是经济发展势能。近年来,各个城市非常重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规划,也就是TOD模式,即在城市内部,以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交通枢纽为重点,布局城市广场、商业、住宅、公园等项目,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和消费能力提升。在城市外部,则以城市圈为载体,促进局域经济发展,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兰西城市群、兰白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等作为我国在甘肃规划的重要局域发展布局,目前受制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局域带动作用的效果还没有显示出来。因此,兰西城市群、兰白经济区等应先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上破局,促进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人流、物流和信息的低成本流动。甘肃开放交通等领域让民营企业参与建设,有助于发挥社会资源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有助于弥补发展短板,激发城市群、城市圈发展活力,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当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在落实政策方面,也要确保高效率,特别是涉及项目审批、政府服务和监管等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和公平执法,让民营企业同台公平竞争,高效便捷享受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这方面,甘肃出台的意见中也有安排部署,比如不见面审批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对于民营企业投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