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黄河评论】驰而不息转作风 风清气正赢信任

时间:2017-05-18 13:07:05   作者: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其中的第八个着力就是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我们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在转作风增信用上下功夫,以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干部作风,从来都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更是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人都以自己过硬的政治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以及学风家风诠释党的优良作风,彰显党的执政理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

靠良好干部作风积累起来的党和政府公信力,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我们在干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拿出恒心和韧劲,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

要铸魂补钙,拧紧思想“总开关”。改进干部作风首先要改进思想作风,思想上的问题不解决,作风上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坚定的方向、坚持的根本。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作为检验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的根本尺度,多吸理论之“氧”,补足精神之“钙”,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自己人,深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使党的群众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要深接地气,甘当一名“小学生”。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学生”,读好“无字书”,才能获取“活知识”,掌握“硬本领”。要做好一名“小学生”,就要高看群众、低看自己,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诚恳地与人民群众交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诚心诚意学习群众的活跃思维,学习群众的优秀品德,学习群众的务实作风。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并善于加以总结、提炼和概括,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用以更好地推动工作。

要求真务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键是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求真务实上做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靠实招展示能力,靠实干成就事业,靠实绩赢得民心。要敢于面对困难和矛盾,主动深入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力戒心浮气躁、工作漂浮,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上学、看病、致富等问题。

要遵纪守规,正确行使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给人带来无上的光荣与骄傲,也可以带来不尽的耻辱和悔恨。领导干部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上、全局上思考和把握手中权力,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依法依规用权,自觉在法规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不踩“黄线”、不触“红线”,不踏“禁区”、不越“雷池”。要强化监督意识,习惯于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党内规矩和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安排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防止独断专行,防止公权私用,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要廉洁自律,带头树立“好形象”。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都看在眼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努力在家庭做好成员、在单位做好干部、在社会做好公民。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养成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豁达开朗、开放包容的良好心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千万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从小事上做起、从细微处预防,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同时,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对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行不义之举、谋不义之财,给自己留住清白、给后人留下丰碑,以优秀的品格、高尚的行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作者 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曹殊)

上一篇:纪检手记:组织不抛弃 个人不放弃

下一篇:纪检手记:来历不明的1000元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