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积淀中,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下,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三大着力点: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守科学社会主义,捍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根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旗帜,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引导人们辨别真善美,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要健全道德舆论引导机制,以榜样示范力量和道德鼓舞力量引领社会发展,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彰善瘅恶、匡正失范的道德舆论氛围。要将抽象的道德观念与日常情感、语言、民俗相融合,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社会风气。要把正面教育和道德监督相结合,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关键点,充分发挥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做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好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只有这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支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得到源泉、得到动力,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做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开展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活动,更好地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增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独特优势,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拓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要充分发挥精神产品的情感育人功能,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丰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总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进一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作用,使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支撑、思想资源、精神源泉。
沿着什么样的思路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努力方向和实际效用。我们所要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守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坚守,在根基上必然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守护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号召逐渐转变成为人民群众内心的坚定信仰;要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又能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价值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依靠制度加以保障,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来指导和约束社会行为,要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发展基本政治制度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全面发展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方向和良好的氛围。(执笔:刘珂,系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