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政府首份“中考成绩单”近日揭晓。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其中二季度增速为7.5%,较一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显示中国经济仍在筑底之中。受内外因素困扰,股市也不给力,股指持续在2000点附近整理。
如何看待当前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经济会否陷入一轮新的危机?怎样才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呢?
2013年7月21日,恰逢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有着“百姓经济学家”之称的韩秀云教授在南昌参加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之际,凤凰网讲堂对其进行了独家采访。
韩教授表示,金融海啸爆发以后,政府抛出四万亿的一个救市的计划,同时,中央银行又配套配套9.5万亿,13.5万亿。所以在2009年把中国经济拉住了,保持了8.7%的增长。那时候一些发达国家都是负增长或零增长,只有中国8.7%的增长,全世界一枝独秀。这个过程当中,我国大量修了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机场,把中国经济拉起来,都是用投资来刺激的。
近日,银行已经放开贷款利率,贷款率利由银行自己决定,存款利率还是央行规定。韩教授表示,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的事情。“贷款利率自己决定,这是走向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这是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了。”
对于“炒黄金热”等这种现象,韩教授表示,“谷贱伤农”的教训同样适用于经济市场中。大众应时时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和冷静的心,这是很关键的,不要盲目跟风。

韩秀云教授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最近,IMF称“中国经济如果不改革,就不可持续”,对于这个说法您是怎么看的?中国经济如果改革的话,应该是从哪些方面入手?
韩秀云教授: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今天下午讲座的内容的全部,特别简单:不改革死路一条了,改革还有可能活下去,不改革就彻底没有希望了。这是IMF的判断和我的新书《中国新趋势》里面就谈了这个,中国应该在哪些方面展开改革,不改革确实无路可走,今天下午如果你把讲座听完,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
凤凰网: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后的一些举措和言论引发出一个“克强经济学”,您觉得“克强经济学”对现今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韩秀云教授:“克强经济学”主要是大家对他的一种热爱。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任何一个总理出现一个经济学,只有他。这个渊源是因为,他在北京大学先是学习法律的,之后又读了经济学博士,有了一定经济学的基础,他看中国问题更多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他既有法律的知识的框架,又有了经济理论基础。他又读了很多西方经济学的书,他是77届的第一届高考的考进北大学法律,之后他又去读厉以宁的经济学的博士,因此在经济学上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对中国的经济未来怎样走,路径的设计以及顶层的设计,这样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人们就把他命名为“克强经济学”。但至于克强经济学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大的框架,因为他执政的时间还短,他还没有说全。
人们寄予厚望,比如说他现在谈的城镇化改革,城镇化的改革究竟是从底层开始试验,还是要有顶层设计,这里面涉及的都是实现改革以后,他对改革怎样干,他的观点如何,他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东西,以及他在中国干了这么多年,所以国人给他命名为“克强经济学”,但“克强经济学”整个理论框架到今天还不清晰,我们也在看着。他自己并没有说我的经济学是什么样的,他只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往前走,后面人再一步一步总结它,最后才能概括出“克强经济学”。但克强经济学究竟是什么,现在都还不清楚,从他执政到现在才刚过百天,他在经济领域怎么干,财政领域怎么做,货币领域怎么干,外贸领域、汇率领域如何,这些都需要边干边看,由后人总结出克强经济学,都是后人对他的概括,任何一种学术对于从政者来说,都是一种实践经济学。
凤凰网:到现在近半年以来,您觉得对中国经济是有推动吗?
韩秀云教授:应该来说是有的,但我觉得不会那么快。比如说他想搞城镇化这件事,究竟是从顶层设计还是从底层的实践开始,现在来看,正在实践过程中,并不能评价他。为什么不能评价呢,是因为一种理论把它放到实践当中有一个试验的过程,看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否能走出这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来,大家还在看,还在观望。应该说,国人对他充满期望,但前途并不平坦。民间有句话:“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我问我的学生这个问题,他们回答说,改革总比不改革好,等死就是彻底没有希望了,如果改革的话还有50%活的概率呢,所以,大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国未来的改革。
凤凰网:如果是“找死”,那么,这个路是否就是死路?
韩秀云教授:不,关键是改革的这个过程中走过去特别难,如果等着不改,肯定是会饿死的,我们向前走,这中间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有生的希望,有冲过去的希望,所以这里概率就各占50%,所以,改革有生的希望在其中,不改革是彻底的没希望。
凤凰网:这个重点是在于“找”的这个过程。
韩秀云教授:对,找的过程,和是否能从这一难关走过去。大家知道这个难,但有没有成功的希望呢?当然有,所以这叫自找苦吃,你也可以不找苦吃等着,那你就是作茧自缚,最后是死。如果怎么都是死,但是找死还有一点希望,要是等着就没有希望了。
凤凰网:中国现在经济局面,到底是因为国际大环境影响的还是中国本身的问题造成的?
韩秀云教授:两个都有,我今天下午都会讲,有国际大背景的影响,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美国的金融危机,欧债的危机,也有中国自己的问题。因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之下,当西方国家出现这种大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急着救市,就抛出了四万亿的一个救市计划。在作四万亿计划的时候,让中央银行又配套了9.5万亿,一共13.5万亿,在2009年拉住了中国经济,我国保持了8.7%的增长,那时候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负增长,只有中国8.7%的增长,全世界一枝独秀了,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大量修了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机场,把中国经济拉起来,那是用投资来刺激的。
所以,在今天来看,我国当时采取了一剂“猛药”,就是别人生病,我们吃药,但在吃药的过程当中,咱们的药量过猛。
这次开20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时,财政部长楼继伟就表示,我们这次绝不采取一个方案再刺激经济了。为什么?这时再刺激就过犹而不及了,大量用政府的刺激取代了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就是说,如果这一件事政府去做的话,民间就不能做了,因为政府在投资,民间就没有机会再投了,而且光靠投资来刺激经济的话,就等于是国家财政部发了债,中央银行发了钞,两件事都不利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来看到的是,美国经济已经是见底反弹了,欧洲经济已经开始有复苏的迹象,而中国经济正在触底呢。
所以,中国经济去年和今年都很难。这里有没有客观因素呢?有,有没有主观因素呢?也有。如果我国的主观条件能跟客观现状相吻合,那就是好了,如果不太吻合的话,中国在危机时表现是:世界都在危机时,你的表现很好,等现在世界各国都相对不错时,你却在危机中,表现得不好,就这么一回事儿。
在当今中国,我国的金融体制需要改革,所以最近已经有一个新的东西出来。银行已经放开了贷款利率,就是可以银行自己决定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还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自己决定这已经走向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就是贷款利率的高低由银行自己说了算,但是存钱利率还是一样的。
这其实是个好事,这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了。原来银行是卖方市场,你找银行来贷款,银行告诉你,第一不贷给你,如果给必须一个价。现在变了,这家银行可以不贷款给我,我可以找别的银行去贷款,因为我的企业项目好,利润率高,各银行都来抢我,因为银行想赚钱。各个银行之间会竞争,都要抢最好的客户,只能用低价贷款给他,对吗?因为银行的客户好,业绩就好,不好的客户它就不要了。所以,贷款利率放开,这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来,这等于我国在贷款市场上有了一个竞争机制。
凤凰网:今年上半年,金价下跌,出现的“中国大妈炒黄金”的现象,您是怎么看这件事情?
韩秀云教授:这根本就是盲目无知。首先我们就问,大娘一直望着这个金价往上涨,既不能去炒股票,因为股市一片的狼藉,赚不上钱,去买基金总是赔,去买房子,房子是限购了,不让买。那多余的钱往哪里放?当看到黄金价格往下掉,就一窝蜂地抢购黄金。这是一种盲目的投资行为。问题在于百姓不知道经济学常识,在这个点位上,虽然黄金价格往下掉了,大家就去抢,那你抢的是个次高点,黄金要是继续往下掉呢?这是我们的百姓不懂得黄金和美元的对冲,而表现出了一种盲目行动,如果说大娘今天侥幸的心里,以为黄金升了,别着急,因为我们暂时不能看明白一件事,得看黄金的五年或十年内的走势,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如果黄金要是从这个点位上跌下来,跌到800元一克的时候,她们亏了吗?现在你的1700美元间跌到800美元,投资者亏了吗?因为曾经是从35美元一盎司黄金走上去的。
凤凰网:如果再出现这种一波一波的热潮,比如说金价或者是汇率的变动,您觉得这时作为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去应对?
韩秀云教授:如何应对的话,我觉得最好要有一种理性的心态。大家现在脑子容易热,就是隔壁买了我也买,他买我也买,都去买,就构成了这一次从福建开始的大妈炒黄金,吓倒了华尔街这些人,中国大妈们那么有这么大的实力。人家在抛黄金的时候试一试盘,没想到中国人接盘那么猛,结果就停了。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保持一个理性的判断和理性,请你先了解一下,别急于跟风,如果你急于跟风,如果大家都去做的事儿,你去做那就错了,因为这个世界永远奖励那些少数人、先知先觉的人;而把那些跟风的人全部都给甩下,全部都给砸下,把他们的钱全部吸走。例如,你看过去跟风炒股票的人赔了吗?跟风炒黄金的人别着急,后面也会赔,跟风做事的人都有风险。比如说今年猪肉涨,大家就去养很多猪,而明年猪肉的价格就特别便宜,如果今年脐橙卖得特别贵,就不应该再大量种,今年赚的并意味着明年也赚。
古人云:“谷贱伤农”,就是丰收了,谷子一定会贱,所以农民就伤害了。为什么?你还记得韩国在2011年的时候大白菜欠收,大白菜就是韩国要做泡菜,结果山东农民一听韩国欠了白菜,就大种白菜,他们都不算算韩国这样的国家,他们一共才需要多少白菜?结果咱们这儿大量种了白菜,等收购的时候白菜就烂在地里,号召大家去拉白菜,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这属于什么?所以我们说了,无论是未来有行情的情况之下,都请大众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和冷静的心,这是很关键的。
凤凰网:这么说来,作为普通的市民,还能进行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来应对现在通货膨胀的压力?
韩秀云教授:我国因为向市场经济时间不长,需要懂得一些理财知识,需要懂得一些经济知识,你不懂金融还去炒黄金,不懂经济还去买理财产品。虽然说理财产品好,,你买时告诉你8%的回报,上限是多少,下限是多少。可是普通百姓弄不懂之间的概率,不是超上限就是超下限,最后理财产品回到了原始的状态,赚不上钱,因为我们不懂。所以,在当今这个年代,因为变化太快了,世界变化的形势、经济变化的形势,金融的形势变化,我们恰恰需要国民有经济学的知识,有经济的常识,用理性面对变化的世界,对自己的钱要负责任,不要随便去做什么,本来就有通胀钱就贬值了,结果你再投进去,不赚反而赔钱,那你能找谁去?那些地下钱庄的链条断掉,,都是有散户的钱,找亲朋借钱放进去,结果一开始给了一个甜头,给回报很高,最后越放越多,把家产,把房产,把什么都卖了,最后变的血本无归,大家知道像温州、鄂尔多斯等地,高利贷链条一断之后,散户的钱就都化为乌有了,谁能给他们补上。
凤凰网:新一届领导上台之后,好像放开机制要比以前多的多了。
韩秀云教授:当然了,你没看那个,李克强执政时,他逐渐把行政审批权都在向下放,,放权的过程当中就是让地方政府和企业,你要对自己负责任,对你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中央政府对各省政府、地方政府都负责,那中央政府不累坏了吗?
凤凰网:放开了这些机制,会不会相应的产生一些约束的机制。
韩秀云教授:会,放开后自我约束机制产生了,自助餐你会觉得很舒服,但你要吃太多了,一会儿出去你会难受,你是不是得告诉自己少吃点,别撑着。
凤凰网:对,可能这个市场更活跃了。
韩秀云教授:对,开始大家欢呼雀跃,觉得终于给我们权了,就撒着欢干,后来就撑不住了,最后发现要有约束机制,每个人自我约束,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你应该自觉不做坏事,所以我们要自律才好。
凤凰网:现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向上还是向下?
韩秀云教授:今年这个周期不上不下。
凤凰网:卡在中间。
韩秀云教授:对。
凤凰网:什么时候出现一个拐点呢?
韩秀云教授:拐点应该在明年吧。
凤凰网:今年就是这样的一个中间状态?
韩秀云教授:今年是整顿的一年,今年经济会不上不下,保持在7.5%就不错了,因为是调整之年、改革之年,特别难,所以如果能保持7.5%就是我们的万幸,而且我说的7.5%是不加水分的7.5%,不完全靠政府投资拉动的7.5%,是民间真正能焕发出活力后达到的GDP的7.5%是相当不错,所以今年经济形势是“不上不下”。
明年会好,因为新政府执政一年以后,就会逐渐理顺了一些,其他方面投资会活跃,消费也会起来一些,美国经济回升也会带动了中国的出口,这样的话明年会看高一些。
凤凰网: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作为股民或者投资者,今年是不是保持一个观望的状态,不要去做任何的投资行为比较好?
韩秀云教授:我觉得如果有小钱的人,可以在股市低点位时买入少量股票放着,因为2000多点的价位已经很低很低了,把那些有价值的股票给选出来,放一点钱进去,别这样,2000点不买,4000点去追。(西部企业信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