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左)抵达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吴定平
申纪兰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唯一从一届连任至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引起一些网友对其履职能力的质疑。这种缺乏合理性、逻辑性的质疑,对一位年过八旬、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本色的基层人大代表来说,多少有点不厚道。
从申纪兰的人生经历来看,她是一位值得赞颂的模范人物。1952年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一大堆荣誉和奖章的背后,是她实打实的工作业绩和可贵品质。
从申纪兰几十年的代表之路来看,她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代言人”。虽然身为正厅级干部,但她始终生活在西沟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农村妇女。她代表着农民,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感受很深。许多人找上门上向她反映问题,她也能把这些最基层百姓的意见诉求带进会场,认真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申纪兰连任12届人大代表,应该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最大信任。
网上有声音质疑她的履职能力,甚至拿“从不投反对票”说事,这种质疑其实没有道理。所谓“从不投反对票”,真实的语境是“这么多年,内心拥护的事,我就投票,不拥护的事,(我)就不投票”,“我始终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也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申纪兰有她的原则、立场和态度,一些舆论的质疑更像是在断章取义。
与一些年轻代表相比,申纪兰文化程度的确不高,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民意的了解,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把握,对党的新文件、新精神的领会。据熟悉申纪兰的人透露,她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现在不用稿纸能连续讲上几小时党课,“虽说没念过书,理论水平高着呢”。从这点来看,舆论对她质疑也多少有点想当然,并不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强不强,其实并非看代表年纪有多大,反对票投了多少,而主要看她(他)能不能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是不是代表百姓在说话。如果利益个人化、群体化,投反对票再多,那也与社会公平正义无关。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开幕,各项重大议题正逐次展开,希望舆论将目光从代表身上转移,将更多精力集中到会议内容上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功能,积极建言献策,为两会召开形成良好的理性舆论环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