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我区环保部门始终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通过规范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环境监管力度,全区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过去5年,全区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达到136亿元。”王亚蔺介绍说,我区环保部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争取了天然林资源保护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全区每年落实国家有关生态补偿资金近35亿元。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172万亩、封山育林449万亩,对6841万亩天然草场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治理沙化土地面积64万亩、水土流失面积8.85万公顷,建设沼气设施20余万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14个),保护区总面积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7%;建立了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1个),有效保护了我区的重要生态区域和生物多样性。”王亚蔺告诉记者。
5年间,我区还完成了全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昌都县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拉萨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开展了以交通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旅游景区(点)环境整治等八个方面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累计落实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
“目前,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说到我区的环境质量,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亚蔺如此肯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