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方便才是“无车日”的初衷
22日是世界公认的“无车日”。当天,国内100多个城市同时启动了“关爱城市,绿色出行”的宣传活动。
“无车日”活动,其本身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让市民们出行无论是在“有车日”,还是在“无车日”都同样方便快捷,才是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应有之义。广州日报
儿童用药,不是减剂量就行的
国内市场上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全国政协建议,政府对必要的儿童药品实行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儿童用药中,有一半左右存在超量问题。全国政协的建议是非常对症的。如果有关部门真能将之付诸实施,将儿童的用药安全提到应有的高度,未来孩子们的用药安全必将得到有效的保证。新京报
“表哥”终得落马,监督仍需努力
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依据有关纪律规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对于仍对舆论监督心存侥幸的被监督群体而言,不啻为一个案例教学———这是权力终需被监督的必然。官员所需要习惯的,不仅是收敛起某些与其身份存在矛盾的嗜好,更应尽快适应在聚光灯下被紧盯的状态,在监督之下谨慎行使权力。南方网
“老年痴呆症”是对患者尊严的侵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被称为“老年痴呆症”。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痴呆患者会隐瞒或者掩饰被诊断为痴呆,主要原因是耻感和遭遇歧视。
我们的社会亟须一次文明启蒙,唤醒公众的无意识的偏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身心障碍人群。但愿,为“老年痴呆”正名,能够成为一个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