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兰州牛肉面,被外地人擦亮的金字招牌

时间:2012-08-06 12:40:04   作者:

“早上一碗面,全天一条线,晚上一本书”,这句流行语诠释着兰州人的生活。兰州人的一天就从一碗牛肉面开始,这一碗面里的确沉淀了许多内容,也成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而来自相关部门的统计则显示:目前兰州的牛肉面馆有千余家,年营业额达10亿以上。同样,一组估算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现有的兰州牛肉拉面馆多达5万家,年营业额近200亿元。10亿元之于兰州,200亿元之于全国,这是多么悬殊的对比,相信很多人会被这一组数字刺痛!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现有的5万家牛肉拉面馆的经营者以兰州周边市州、省区的经营户为主,他们从兰州师学有成后远走他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经营布点,借助兰州牛肉拉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赚得钵满盆溢。有人曾说,兰州牛肉面声名在外,但真正为兰州拉面做形象代言人在全国各地开“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馆”的,是甘肃人的邻居——青海化隆人,真正从兰州走出去的面馆还不足10%。外地人借助兰州一块传承百年的餐饮招牌在全国市场赚大钱,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尴尬。当我们真正面对1比20的比例时,坐拥祖先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的本土牛肉面企业会做何感想呢?

  应该说,兰州牛肉面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是有成就的,涌现出一批深受消费者喜欢的品牌,一些有规模的企业也开始向外扩张,在周边市、县开设了连锁店,有的企业锐意创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套餐品种。但从宏观方面看,目前兰州牛肉面产业的经营状态还处在仅在自家门口争地盘的层面。统计显示,目前兰州牛肉面市场传统作坊式小店所占比例在80%以上,且绝大多数沿袭着传统单店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企业缺乏竞争力,这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一种“硬伤”。

  我们在惊叹于外地人借助兰州牛肉面的牌子十分自如地在全国市场创大业的同时,同样惊异于本土牛肉面馆能如此平静地在兰州这块地盘上进行市场份额的争夺与博弈。记得六七年前,在一次倡导推进牛肉面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的牛肉面协会会议上,一家牛肉面企业的掌门人发言表态,连锁化经营无形中会增加运营成本,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加上雇用员工等费用,算下来的收益未必理想,所以不如开一家店面,这样既保持了口味的纯正,也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果然,这家有着很好声誉的牛肉面品牌至今仍然是单打独斗的经营状态。口味是纯正的,消费者也是固定的,但就是不成规模和气候。或许,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兰州牛肉面走不出家门的又一原因。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让兰州牛肉拉面走出家门,首要一环是改变经营者“小富即安”的观念,唤醒其拓展品牌意识,让牛肉面的经营者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卖一碗面”,而是要经营和打造一方产业和文化。

  如今,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获批;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牛肉面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新指示;商务主管部门正在拟定关于加快兰州牛肉面产业化的建议,制订规划以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那么,面对一个营业额达200亿的市场,我们本土企业到底要不要,或者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分这块蛋糕?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