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合园地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2013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3-01-31 10:38:54   作者:

    2013年,中国工合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庆祝工合成立75周年和恢复活动30周年为主线,以进一步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为两项重点工作,抓大事,办实事,全面推进协会的工作和建设。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动员工合企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十八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中国工合事业的发展。高举合作的旗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参与指导城乡合作经济发展。要组织引导广大会员企业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富思源,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做出新贡献。
    二、积极筹备认真做好中国工合成立75周年和恢复活动30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工合的社会影响力
1、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工合成立75周年和恢复活动30周年大会,全面回顾工合的光荣历史,总结工合发展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工合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继承传统,创新工作,努力把工合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筹拍工合宣传片,编辑工合画册,举办工合展览,安排人物访谈,并利用现代媒体,增加宣传信息量,使社会各界认知工合、关注工合、支持工合。
3、表彰先进工合组织和先进会员企业,典型引路,交流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4、各地工合组织要结合实际,开展好纪念活动,引导广大会员创造优异成绩迎接成立75周年和恢复活动30周年。
     三、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搞好工合组织和会员队伍建设
1、重点指导帮助已经成立筹委会或筹备组、有较好工作基础的陕西、山东、河北等地,按上级要求的程序,抓紧进行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在今年内成立工合组织。
2、在有一定会员队伍,也有热心工合事业的企业家和人士,如辽宁、山西、北京、武汉等地,加强协调指导,熟悉审批程序,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3、坚持“团结合作一起干”的宗旨和开门办会的方针,热情欢迎热心工合事业的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工合队伍,不断提高工合组织的基础和实力。
4、坚持以服务促发展的方针,广泛开展会员活动,增强协会生命力和会员凝聚力。
     四、积极搭建平台,继续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1、加强与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联系,主动汇报工作,争取工作上的支持。邀请工业主管部委的有关同志解读国家政策、行业信息、产业发展,为工合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尽最大努力为会员企业铺路搭桥,疏通渠道,排忧解难,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会员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市场开发、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3、依靠和组织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工合或重点会员单位,建立电子商务、技术交易平台。
4、组织开展企业家联谊活动,互通信息,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5、支持建立华东地区工合和企业家互动机制,支持青浦与铜陵建立友好工合活动,走出一条以互动促发展的新路。
6、积极创造条件,继续推进构建工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工作,配合有关方面做好中国工合大厦、中国工合全国会员活动中心及工合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筹建。
     五、坚持以经济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工合统战工作
1、认真总结各地工合统战工作的实例和经验,团结引导非公经济会员企业凝心聚力,同心同行,发展经济,关爱员工,构建和谐企业。
2、发挥工合联系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组织优势,加强与国际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的联系,加强与海外华人团体及关心支持过中国工合运动的人士的后代的联系,团结一切力量,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
3、继续组织会员企业赴台进行考察交流,开展经贸合作,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工作。
4、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继续推进孙中山纪念大厦的筹建工作。
5、继续办好各界人士联谊活动,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工合事业。
     六、积极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职能作用,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1、中国工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委员会要发挥优势,主动与国外经贸机构沟通,巩固和发展与北欧、南美、澳洲、美国、新西兰等有关组织和企业的联系,密切往来,开展经贸技术合作交流和相关服务,帮助会员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开展多方位的服务。
2、中国工合城乡合作发展委员会要学习、研究、宣传合作经济的法规政策,适应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势,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三农”建设。在城乡合作项目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指导面上工作。加强与在京的合作经济组织联系,按照十八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共同开展活动,推动我国合作经济发展。
3、中国工合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要积极履行职能,通过表彰创新型先进企业、企业家和员工,在工合企业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创新型单位的活动。
4、中国工合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要积极为地方工合和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等项服务。
5、加强与各地工合培训机构的联系,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教学水平。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